我的写作习惯

晚上10点前睡觉,早上5点50起床,洗漱后,喝一杯热水。这是我的第三天早睡早起的坚持,然后开始看自己喜欢看的书,或者上简书写写东西。

始终觉得早晨这几个小时是头脑最清醒状态,所以我给自己制定了早睡早起这个计划。虽然已进入冬天,睡在被窝里头暖暖的感觉非常舒服,但我还是下定决心在5点50起床。

早起督促我早睡,我制定早睡早起的计划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自从用简书进行写作后,对于文字的输出,时常让我有了许多灵感。可是就是难以深入挖掘一些具体的细节,许多的时候,有了大概的写作方向后,就是难以拓展到对的点子上。

而自从早起之后,我头脑思考东西异常清晰。所以在早上六点到七点半,一个半小时进入自己的写作时间。

早晨头脑清醒,思路清晰,最为适合写点东西。我想也是连带反应的,有时除却早上宝贵的几个小时时间,在其他的时间里,我会遇到有零零散散的灵光乍现,一些想法和写作的惊喜,我都会及时记录下来,那是极其宝贵的。

适应写作新常态,还需多看书多阅读。有时当我写不出的时侯,果断的放一放,看看喜欢的书,让心静下来,慢慢沉淀积累,让在写作上的思考得到良性循环运行。

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节奏。写作是一项长期性的事,就如同长跑,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不突然加速或减速,以一种平稳均匀的节奏跑,才是最舒服的状态。

一般我在简书里先思考大概方向,写上标题和展开的几点,这样的一些构架。如果我在写完一篇文章后,极少会接着写下一篇,留点“气力”,等候明天,好处是保留点意犹未尽感,让明天去写时更易写下去。

也非常喜欢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谈些什么》这本小说里头一段话:“在似乎可以写下去的地方,果决地停下笔来,这样第二天重新着手时便易于进入状态。欧内斯特·海明威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持之以恒,不乱节奏,对于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一旦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然而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旋转起来,对待持之以恒,何等小心翼翼”。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大都数人的头脑在早晨用来思考和做一些繁杂的事务。我想写作也是如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