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别人的评论

时评,就是时事评论,当一个新闻曝光的时候,很快就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这时,媒体和自媒体便会针对这个事件发表看法,尤其是官方媒体,人们对他们的观点有着更多的期待。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和哈姆雷特。于是,在一个新闻事件中,人们总能挖掘出众多角度,用犀利或者不那么犀利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自媒体多了,表达的人多了,在这个时候如何在众多文章中表现出自己的独出心裁和出类拔萃呢?去年一女子在八达岭动物园里下车,导致一死一伤,引发了人们对规则的热烈讨论。无独有偶,今年年初,一男子爬墙逃票进入宁波动物园命丧虎口,又引发了一番对规则的热烈讨论。这个是规则,那个是规则,只是事件不一样,最后回到的还是一个中心,估计写起来也是枯燥乏味的了。

那怎么办呢?

网络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既然点评这一事件的人这么多,那么这当中肯定有一些是偏颇的,有不顾事实真相抓住细枝末节来大谈特谈的,也有不管三七二十一随意拔高,站在道德高点张牙舞爪地去批判的,也有把所有的事件都归因于国民素质低下,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仿佛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一般……

这个时候,便为评论员们提供了一个更为新颖的写作角度:我们可以去评论别人的评论呀!

当我们在评论别人的评论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扣住事件本身来讨论评论,例如关于武亦姝被热捧,曹林老师公众号上便有篇这样的文章,《挑剔别人的死记硬背,掩饰自己的又懒又low》,例如八达岭老虎咬人事件,人民日报的评论是《莫让舆论成为另一只咬人的老虎》,一个是针对舆论当中不合理的声音的批判,一个是对汹涌袭来的戴着高帽子的并且缺乏怜悯之心的言论的评判,这些评论看起来不仅表明自己对于原事件的态度,因为你在否定某个观点的时候,就是在肯定这个观点的对立面了,并且还能帮你表达你对键盘侠的不满,加上理直气壮或者是犀利的语言,看起来的确是痛快!

不久之前,又有一个新闻炸开了。武昌面馆案件,这个骇人听闻的新闻,关于情绪管理,关于规则,关于人性之恶的言论都是很自然被想到的。可是事件中的作案者是一个神经病,而在了解这个关键信息之前的评论,很多都啪啪啪打脸了。这时,就得反思了。是由个性推出共性呢,是有结果得出原因呢,是由现象看到本质呢,还是反之呢?

当我们对事件的了解不够详细不够深入的时候,就很容易犯套作的错误。这就是人民日报评论里那篇《武汉面馆命案:能否证明想象的意义》以及王昱的《有种嘴硬叫做回避不了的真问题》要表达的意思了。

呐,这也是一个角度,马后炮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当然如果是在考场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事件有限的信息,那么我们也就只能看菜吃饭,有什么就谈什么,就事论事,由事得理,反而是省却了很多烦恼,毕竟许多影响我们的细枝末节已经去掉了,只要言为心声就好。

但是,问题来了,人们评论的错误类型是有限的,如果人们及时改正过来了,也就没什么好说了,如果人们屡教不改,那也没什么好说的,再说就变成唐僧了,那怎么办?

是回到原点,又回到就事论事吗?是吧。

看来,写评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你想捕蝉,做一只螳螂,可能螳螂的后面还有黄雀,要不就做黄雀吧,黄雀后面还有其他巨型的动物呢。

想想,就为那些要经常交稿的评论员感到心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那天悄悄的进入了 你的空间 看完了所有的留言 我写了一段很长的话 写完后没有按下留言键 只是点开了访客记录...
    听说我们未曾相遇阅读 213评论 7 4
  • 点绛唇(正韵) 似水流年,月寒日暖煎人寿。视儿时友,寂寞如孤叟。 吹却落花,雨打芭蕉又。莫怨酒,倦容微...
    梁红兵阅读 293评论 2 6
  • 【湖北恩施】清江画廊 醉在那一方碧水青山间图/文西蘭 在鄂西苍茫的群山深处, 有一条绝秀天下的河流, 她清澈而美丽...
    西蘭V阅读 1,638评论 0 5
  • 人生路漫漫 吾其修远兮 浪迹天涯处 海角在何方 江海无尽头 孤舟觅无踪 烟雨漫大江 西湖好风光 杭州一二年 斗酒诗...
    梁文成阅读 405评论 0 4
  • 上班以后的假期很短,再也不能任性的做一次一个月起的长途远足旅行,在有限的时间里要进行一次高品质的旅行首先要做的是选...
    皮特淘阅读 74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