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在岁月中的胃:“向南走,向北走”

米饭有没有好吃不好吃之说?无感。

糙不糙,这我还是能分出来的,但总觉得,饭再怎么吃也只是饭,跟馒头似的,吃菜就得了,哪里管的了那么多?

以我大条的神经,进了算南方的大学若干年后,才发现原来不是每家每户过年都吃饺子,类似的重大发现包括:原来不是大家都有寒暑假,这个源于从小在学校里长大,而前者,大概源于我北方人的身份。

还好我自诩为适应能力强过旁人,于是到武汉后很快适应了若干父母眼里的怪东西。比如吃热干面不带喝水的,比如大爱的排骨藕汤,老哥呆南方这么多年仍然吃不来豆皮这种“米和面混起来的玩意”,我却已经爱上了刚来时吃了想吐的糯米鸡(那东西长得哪点和鸡扯上关系?)。

餐餐米饭的肠胃革命,以及吃惯了五花八门的甜粥和咸粥后,回家喝“白粥”才记起来,原来我从小吃的粥,真的是没味的。

从北到南,食物是越吃越精,做法是越来越细。我有时也适应酒酿蛋的醇香,但还是更多的怀念年少时冬夜的一盆东北炖茄子菜。

冬夜的温暖

人家说得是“南方的婆姨北方的汉”,我也喜欢南方的姑娘,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细致总是让人难不生出呵护之心。可我成长在北方的娘们之中——我们有通透的大澡堂子,小时候被阿飞妈妈搓澡,皮可以被搓掉三层。总怀念我那些粗膀子,大嗓门子的阿姨们,总怀念大饼,大葱,炸酱面,煎饼果子。

大一时演讲,被人笑“字正腔圆”,四年后回家,被我妈笑“武汉味儿”。新认识的人,没人辨认出我是北方人。我稍微有些惶恐,有些字音不是发不准确,而是无意识轻轻地滑掉蒙混过关。不是不能,是不习惯了,大学生涯留下的烙印,比我想象的要多一点点。

脚步越走越远

我尚没有去过,比我家乡更北的省份,印象中我总是向南走。多年前我离开了一片浩渺的平原,去了不那么平坦的南方,然后,又跋山涉水来到更远的彼岸。北方的一切在这来时颠簸的路途中,仿佛在慢慢淡去,和被遗忘,武汉的一切也是。

吃什么,喝什么,不是我饭桶,有时候觉得口味的变化,仿佛是一个窗户。没有什么习惯是不可以被改变的,是我一直躲避和害怕,却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而我那不是很固执的胃,很难预料,下一段路程,又会走向何方?

唯一不变的是,每次总还是忍不住带很多特产的面酱回来,有时候遵照柏杨老先生的指示,恶作剧式地把菜染成酱色。偷偷地说,其实,细品一品,里面有家乡的味道。


本文写于2009年。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福彩315期毒胆9次7 复试45679 形态。。。。组三。。。 排除36不组 进位和差03 段组 8-----45...
    冰风_fb43阅读 371评论 1 0
  • 坚持的三条方法论:学业上的坚持,在于日日不断之功。道德修养上的坚持,在聚焦于改过。事业上的坚持,在于只问耕耘,不问...
    华杉2009阅读 1,543评论 2 3
  • 大约是在七月底的时候,老家的亲戚朋友都在朋友圈里在转载着这样一则消息,“xx省xx县非法采沙致一家三口人溺水身亡”...
    温柔的外星人阅读 124评论 0 0
  •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让我感触很深。所以,直接借用了作者的标题《我是二流大学的,那又怎么了?》。看完之后,...
    秦猫猫阅读 1,100评论 9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