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以及断舍离

图片来源:pixels.com

禅,源于印度,兴于中国,后漂洋过海到了日本。禅宗本是佛教中的一支,在日本和西方频繁交流过程中,经由日本辗转传到欧美大陆,受到许多外国人士的青睐。

断舍离,日本山下英子发明的居家整理术,脱形于印度瑜伽,推广到思想的整理,以及生活处事的感悟,一时风靡全球。

若说两者有什么联系,本源都是佛学,对日本的人们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再具体一些,它们都在说如何选择、如何舍弃,舍弃的有实物、想法等等。

为何偏偏是日本?

我们不说扔东西是怎么上升到哲学高度的,但为什么禅宗和断舍离,都偏偏是在日本兴盛呢?

日本的国土面积小,大部分处于板壳运动活跃地带,随时受地震等天灾的威胁。他们的民族天生具有危机感,对外表现为略夺扩张,对内表现为对己国资源的重视。

尤其是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对物欲的追求反倒更克制,所以会提倡“实用”的处世之道。

为什么会受到世人追捧?

大众普遍生活水平提高后,底层满足温饱的基本物质丰富,有些地方甚至供大于求。超市里琳琅满目的日常用品,时常让人挑花眼。

罗胖在深圳卫视跨年演讲会时说,以后商家就是要简单粗暴的帮用户拿主意,减少人们做选择的机会。

这是由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求的升级决定的。当物质的需求得以满足,人们会更多转向精神领域的追求。更深层的有环保的责任感,对社会的贡献,心灵的平和等等。

难怪有些人会把“少即是多”奉为圭臬,做到极致,便像乔布斯或扎克伯格一样,满柜子清一色的同款T恤牛仔。

所谓断舍离,我想主要是抑制非理性消费的冲动,爱美和断舍离并不冲突,没必要活得像苦行僧。

因此,物质整理只是外表,它更是一种人生的整理观。是个人向内心探索、修炼自我认知的一条必经之路。

在众人普遍浮躁和渴望成功速成的社会,人很容易迷失自我、迷失方向。如能定期自省,不为纷繁芜杂所累,让偏航的心灵,回归初心认定的方向,必然要有断舍离的决心,主要有三个方面:

头脑信息的清理

我们时刻处于各类信息的狂轰滥炸中,时间长了,大脑会充斥各种噪音,会迷茫不知所措。需要有独处的空间,定期清空无关信息。

这对于决策者和思考者,尤为重要。

旧有知识体系的更新

信息和知识产生,和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超我们预期。需要把自己定位成终身学习者,不断吸纳新知和更新认知,不断适应变化。

不以自身掌握了的知识,画地为牢。而是时刻以空杯心态,拥抱未知领域,才能促进认知升级。

坏情绪的舍离

从情绪管理的角度看,放下过去的颓废、懊恼等负面情绪,不纠结于已发生的事情,而是向前看,有助于轻装上阵、重新出发。

把人生历程中必要的丧失看做寻常事,我们的心理会更加强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总字数:16000字 关于断舍离: 1、主角是自己。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物品,到底是需要还是不需要。 2、感恩的心...
    婷子阅读 5,189评论 2 50
  • Day 1 断舍离是什么? №1 本书导语 在大城市里,居住空间狭小,生活杂物堆积如山。如何让乱糟糟的房间变得干净...
    Jean_zz阅读 3,576评论 0 15
  • 在开始阅读本书之前,你可以先思考这样三个问题: 1.你是一个念旧的人吗? 2.你会因为不舍得扔掉东西而囤积物品吗?...
    惜她阅读 15,878评论 1 101
  • 2017-9-19 伴随着小风扇吹出来的热风,我睡在床铺上辗转反侧,台灯散发出来的微弱的光,跟着深夜的时针一点一点...
    雷玉玲Lyndi阅读 93评论 0 0
  • 文/王鲲鹏 人类把巢穴 夸张上了天空 擦洗工是行走在垂直街道的 蚂蚁 同地心引力 ...
    心若鲲鹏阅读 329评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