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那只母狒狒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从小就很好奇,人和其他动物究竟有什么区别?

小时候,听历史老师说,人学会了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人结成了社会关系,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

不不不,我并不完全相信。动物也有社会关系。比如,猴群中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它们通过武力、联盟或血缘建立等级,高等级个体优先获得食物和交配权。

人类社会中的现象,在灵长类动物的群体中常常会再现,科学家有一些惊人的发现。

比如,母狒狒在哺育幼崽期间,需要更多的蛋白质类食物,但它难以兼顾照顾幼崽和猎捕事务,所以,有时候它们会出现“卖淫行为”。母狒狒会在公狒狒聚集的树下做出挑逗行为,如果某一只受到诱惑的公狒狒来与她交配,那么这只公狒狒将为母狒狒提供一些食物。

又比如,通过观察,科学家发现,母猴之间也会相互共情。研究人员录下某只幼猴的尖叫声,当母猴成群出去觅食的时候,研究人员播放了这段尖叫声,让母猴以为是这只幼崽发生了危险。

这时候,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发现,所有的母猴都会警觉将目光投向这只幼崽的母亲,似乎在提醒她——你的孩子有危险,我们都替你着急,我们得采取行动。

还有,科学家们还发现,狗能区分出人的有意识行为和无意行为。当饲养员假装不小心踢翻了狗的食盆时,狗没有表现出情绪。但是当饲养员故意踢翻狗的食盆时,狗便立刻对着饲养员狂吠,仿佛在表达愤怒。

在心理学研究中,考虑到伦理性的原则,有些实验不适合用人来做。但是研究人员会用动物来做实验,尤其是社会心理学中用动物做到实验,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论到人类社会,不也证明了动物具有的社会性的一面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