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

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事情,我一位情商很高的朋友是电影达人。几年前有天我想去看一场电影,就让他推荐我一部电影。

他说:“嗯,我推荐你去看《了不起的盖茨比》吧。我特别喜欢这部片子,不过我不知道这个电影适不适合你。”

当时我没看过原著,除了《泰坦尼克号》以外,也没看过小李子演的其他的电影。不知为何,在他略显迟疑的话语中,我更加相信这是一部好的电影。

说实话,当第一遍看的时候,我并没有看懂。我顺其自然地认为,也许是我没领略到精髓,他看了这么多的电影,他推荐的一定好,嗯!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我阅读了原著,并且再次看了这部电影,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上了它。

事后,我突然感觉到,我这位朋友的情商确实高,因为他的“迟疑”,即使我不喜欢这部电影,也不会吐槽他,因为他是“专家”,我甚至会认为是自己理解得不够;如果,我喜欢这部电影,就由此和他之间搭建了共性的链接。

那时候《细节》这本书尚未在中国出版。

直到我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原来“专家”的迟疑反而可能会让我们更相信他们的观点。

2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两个消费者研究专家的观点:

人们一般会想,专家对他的看法肯定是非常确信的,所以当专家流露出不太确定的感觉时,人们的注意力反而被吸引了。换句话说,语气中略带有不确性的专家,更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如果他说的还很有道理,我们更会照着他们说的去做。

因此,当你朋友向你求助时(因为他觉得你比他更专业才会向你求助),与其把你不确定的感觉隐藏起来,还不如明明白白地表现出来。这不仅会让你显得更有说服力,还有另外一种好处:与他之间建立真诚的信任。

那当我们了解到适当的“迟疑”可以帮助我们说服他们接受我们建议时,其实还有一个方法能够增加他们对我们建议的接受度。

那就是,将你的朋友或者客户邀请到你的地盘“谈判”。

我相信喜欢体育的朋友,都明白一个道理,无论篮球或者足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拥有“主场优势”的球队,往往胜出的次数更多。

那我们在生活中与商业中这样的道理是否通用?

作者为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发现采购者与供应商,处于不同的主客场时,身在主场的受测者的表现都比对手强。

这说明,一个很小的决定,比如在哪谈判,其对结果的影响很可能超过你的预期。

3

我们该如何避免对手套路我们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调高我们的思维认知,扩充我们的知识面。比如上面的套路,一旦了解,别人再想对我们使用就很难了。

我个人在之前学到个不会过于闭塞自己认知的方法:就是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不认同的事情。一旦你否定了它,你的潜意识就会找到各种理由和借口加深你对它的否定。

不轻易否定,就是杜绝自己主动关闭思维认知的窗口绝佳办法。

其实,我还想补充一点,如果朋友有意无意地使用第一种套路,只是想让你接受他推荐一些建议时,不妨顺水推舟,吃下它。他的内心希望你与他形成相似的价值观,伸手而来的友谊,何必拒绝呢?

生活中总要存在些“套路”,才略显滋味吧。

​好了,以上就是对本书的第廿四节《不确定的说服力》和第廿七节《主场还是客场》的拓展和解读。由于本书的特殊性:一共52个影响他人的技巧。每篇早晚读我们会将相似的细节归纳在一起,针对其中一两条进行解读。然后将在文末对其他的每一条进行总结。在此我给大家一个建议,不妨收藏或者截图下每天总结的几条,把这些可以轻松影响自己和他人的细节握入掌中。

“套路”廿一:做到这四点让你开会更有效率:第一、请参加会议的人在会议开始之前提交信息。第二、组织会议者最后一个发言。第三、做个任务清单会很有用。第四、圆桌会议会更能唤起小组会议团队归属感。

“套路”廿二:服装有很大的影响力。正确的穿衣方式是跟对方风格差不多,又稍微高一个档次。

“套路”廿三:专家意见可以让人们停止内心的反驳。有专家观点支持要尽快亮出来。

“套路”廿四:当别人向你求助时,不过于掩饰你的迟疑,反而会让你更能影响别人。

“套路”廿五:人们的潜意识会认为,最中间位置的那个是最重要的。

“套路”廿六:需要激发创意的会议,可以选天花板高的会议室。需要具体解决方案和行动的会议,应该选天花板较低的房间。

“套路”廿七:当你邀请朋友或者客户来你的“地盘”谈事情,会比你去他的地盘成功率更高。

“套路”廿八:当你面试或者谈事情的时候,回想自己最好的状态,放松自己几分钟,会让你显得更加仔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临近寒假之际,女儿跟我说:“妈妈,这个寒假里我想每天写一篇日记。”这不是我...
    秋牛阅读 20,550评论 5 19
  • 细节,决定你个高度,一起看看它,教给我们的那些“套路”: “套路”一:利用从众心理,准确地标记出“有多少人这样做了...
    魔笛大公举阅读 465评论 0 5
  • “套路”一:利用从众心理,准确地标记出“有多少人这样做了”,能够激发别人主动跟随。 “套路”二:利用“小众”的反作...
    勇子杨阅读 398评论 0 1
  • 《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套路”汇编 “套路”一:利用从众心理,准确地标记出“有多少人这样做了”,能够激发别人主...
    绚烂的阳光阅读 264评论 0 0
  • 很久未见,只因为你也在这里 下午放学,开车的路上,接到了老吴的电话。说实话,和老吴微信很久没有对话; 打电话也是最...
    思想聚焦的原创阅读 64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