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高手是这样炼成的

今天看了一集罗辑思维的视频《怎么样成为一个高手》,罗胖说要想成为一个高手,只有四个字“刻意练习”。

练习不是一味的做基础练习,比如踢足球不是不断地踢足球,不断地参加比赛,这是以赛代练,这种方法是错的。拉小提琴也不是一首曲子拼命拉拼命拉,这种练习叫傻练。

什么是真正的练习呢?是把大的知识体系拆碎,成为一个一个小模块,成为一个一个小的知识罐头,然后分头去练。

美式的橄榄球,据说他们只有1%的训练量是在实战比赛,平时不是打比赛,而是拆开来练,比如说速度训练、特定的队形训练、某个特定球员身上某个特定的肌肉群的训练。

我最近读的一本村上春树的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学习游泳,为了改良泳姿,跟了好几位游泳教练,都没能改良泳姿,反而游法被搞的乱七八糟。村上春树的太太以前从来不会游泳,跟了一位年轻的游泳教练,很快就学会了游泳,于是他太太向他推荐了这个教练。

这个教练与其他教练不同,他是把所有的动作拆分开了,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习。比如为了让村上春树掌握身体的左右摆动,先从不做摆动的游法教起,然后开始一点一点地教授身体的左右摆动。比如练习肩膀的转法,执拗地反复练习,一直练到生厌为止。这样练习了一年半之后,村上春树能以漂亮、费力较少的泳姿游长距离了。

就是这样,把整个动作拆分为一个一个细小的动作,然后分头去练,不断重复的练习,每个细小的动作都练到极致,这样才能成为一个高手。

针对性重复练习,这就是练习的本质。

什么是刻意呢?所谓的刻意就是持续地做你不会做的事。

心理学界把学习分为三个区,一个是舒适区,这个地方你全会,全拿手,全擅长,在这待着很舒服;一个是恐慌区,这个地方的东西你都不会;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是学习区,也叫脱离舒适区。

赛车手在赛场上比赛的过程中,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意识的,绝不会让他进入下意识的状态。平时我们开车,就是开着开着觉得很熟练了,全部是下意识状态。这就是业余的人和高手的区别。

搞运动学研究的人发现,那些普通的运动员,就会拼命练自己已经掌握了的动作,而高手就会挑战那些高难度的动作。

普通人永远处在那个舒适区,做着自己擅长的事;而高手则脱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不断挑战自己,持续做自己不会做的事。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领域的高手,就必须脱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把这个领域中大的知识体系拆分开来,拆成一个一个具体的小模块,然后分头去练,把每个模块都练到极致。

真正的高手都是通过刻意练习,不断重复,最终成为一个高手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中学的时候看古龙武侠,例无虚发的李寻欢总是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一直没弄明白他的飞刀究竟藏于何处,书中也没交代...
    藏壹先生阅读 368评论 10 4
  • 一首诗用看长篇小说的眼光看,觉得它太简陋; 一部长篇小说用看诗的眼光看,觉得它太冗长。
    九尾喵丿阅读 336评论 0 1
  • 距离六级考试还有两天。今天什么都没干成,早上要去档案室上班。本来只有一个多小时的。结果听说下午还要上以后。改到了继...
    朴菘菘麻麻阅读 121评论 2 1
  • 匆匆吃完午饭,独自一人来到吵闹的肯德基,本不喜欢这种喧哗的地方,但是又很享受这种谁也不认识的感觉。 和朋友约...
    大安yoo阅读 2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