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夜,海风徐徐吹来,咸湿的空气弥漫在黄江镇上空。月光分外明亮,就算是很多年以后,我仍然能确定地感受到它真切地照在我身上。
我知道,这月光不独照我,也照耀着镇子上千千万万个来自四面八方的打工仔;这海风也不独为我带来凉爽,为闷热的宿舍里的工人们驱赶走暑气。
两个多月来,我总是在晚上十一点,看着住满两百多号人的宿舍区慢慢归于安静,才骑上摩托车回家。
我庆幸自己生在一个好地方,一个好家庭,不用像那些同龄的厂妹,刚刚成年有的甚至还没成年,就不远千里背井离乡出来打工。我是个不安分的女孩子,从小就性格外向,上树掏鸟,下河摸虾无所不为。到了学校才收敛一点,但是也压制不了好动的基因,打球、攀岩什么刺激学什么。
今年毕业回到家里,老爸可高兴坏了,竞让我去和台湾人合伙的厂子里,替代他管着,自己正好抽身出来投入村里工业园的热火朝天的建设中。他说电子厂这种高科技他干不明白,两三年了什么事都是以台湾佬带来的人为主,让我这个“高才生”偷偷跟着台湾人学,万一哪天两岸关系紧张台湾人回去了,咱自己也能继续干。
本来我内心是拒绝的,一来不喜欢台湾佬说话的腔调,二来不习惯工厂里嘈杂和喧闹。可是这毕竟是自家生意,我毕业后也没有更好的打算,总不能放着小老板不当,去别人家的厂子里拿几百块钱的工资。况且,我也不是受人管的性格。于是我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他。
有一说一,台湾人管理工厂还是有一套的。他们靠从小日本学来的经验,将这家二百多生产工人,加上研发、业务、管理人员达三百来人的厂子管理得井井有条。我一个初出茅庐的伢头片子,实在插不上什么手。难怪老爸说他玩不明白这些高科技。流水线上线长、课长、厂长层级结构分明,业务部经理业务员分工明确,研发重地更是以台湾带过来团队为核心。我也只能一边盯紧钱袋子,一边在厂子里熟悉着生产流程,帮助招人管人,其他的实在也插不上手。但是我坚信,没有什么事是学不会的,学不到精髓,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总是会的。再说了,我急什么呢?电子行业方兴未艾,每天几百号人加班加点为厂子挣钱,该分给我们家的钱,一分也少不了。十八岁的年纪,我不废吹灰之力已经拥有同龄人一生拼死拼活也难以得到的一切。
我每天仍然当一个学生去学习,像培养自己的爱好一样,怀着新鲜感去默默观察、记录。既去感受工业文明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崛起,又满心好奇地打量着身边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努力尝试着在心里面给每个人画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