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思想坐标,锻造新时代执政骨干的熔炉

近日,中共中央修订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新时代党校工作确立了根本遵循。这份纲领性文件,犹如高擎的灯塔,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照亮前路、校准航向。其意义之深远,要求之明确,值得我们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立根铸魂,熔炉之火映照“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条例旗帜鲜明地将“党校姓党”置于最高位置,要求党校一切教学、科研、办学活动都须坚守党的政治立场、遵循党的政治路线、体现党的意志主张。这并非空洞口号,而是党校事业的灵魂所系。课堂讲授须成为传播真理的阵地,科研咨政须紧扣党治国理政的实践课题,学员管理须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唯有如此,党校才能真正成为锤炼党员干部“政治三力”的熔炉,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守正创新,时代之需呼唤干部教育迭代升级。新条例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对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出更高要求。理论武装须聚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根”与“魂”,深刻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能力培训则要直面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强化防范化解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战本领。同时,条例倡导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推动“教”与“学”双向奔赴。这种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正是回应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对高素质执政骨干的迫切呼唤。

从严治校,质量之基筑牢党校事业生命线。质量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本。新条例将“从严治校、质量立校”贯穿始终,对师资选育、学员管理、评估体系等作出刚性约束。名师出高徒,必须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师资铁军;严管体现厚爱,学员管理须将党性锻炼融入日常;科学评估则如精准标尺,推动办学水平持续提升。唯有以严的标准、实的举措狠抓落实,方能锻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精品工程”。

校准坐标,行动之力推动条例精神落地生根。条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级党委须扛起主体责任,将党校工作纳入党建整体部署;组织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确保资源投入精准有效;党校自身更要主动作为,将条例精神细化为路线图、任务书。我们应聚焦主责主业,优化教学布局,创新培训模式,提升科研咨政水平,严格学员管理,真正把党校建设成为思想引领的“导航仪”、干部成长的“加油站”、理论创新的“策源地”。

新征程上,修订后的《条例》为党校事业注入了澎湃动力。让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这份纲领性文件转化为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让党校这座熔炉持续锻造出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政骨干,为强国伟业提供坚实支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