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知道,到底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很感谢这位吃货祖先,让我们后辈子孙没有错失如此美味。
从小出生在海边,吃海鲜当然不在话下。小时候也不觉得吃海鲜是怎样的美味,反正餐桌上常备,也就习以为常了。
海鲜的美味,从夏天开始。吃薄壳,当然需要配上九层塔;有红膏的濑尿虾炒着吃也是极好的,就是有时会把嘴巴弄破;豆腐鱼的做法比较多,可以焖咸菜,或过油蘸酸甜酱,具有不同的美味;生蚝,有人喜欢生吃,或火锅,或做成蚝烙。我个人偏好蚝烙,而且个头不能太大,再配以粉丝和青豆,两边煎得稍微有点焦,再蘸点鱼露,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中特有的潮汕美食。
螃蟹有不同品种,吃法也就不一样,如果是普通的肉蟹,那就炒着吃,放点葱和姜就够了,一出锅就芳香四溢,迫不及待想大快朵颐;如果是秋天的毛蟹,那就直接煮熟,掰开两半,饱满的蟹膏吃起来简直不能再美味了,可媲美大闸蟹。
当然,我并不挑蟹,只要好吃的,通通照吃不误。记得有一年秋天去南京开会,在一家酒店点了大闸蟹,蘸着黄酒,齿颊留香;而家乡的毛蟹,个头不大,却被蟹膏占据了大半,一嘴咬下去,蟹膏不软不硬,稍微有点嚼劲,一只绝对不够,那次,我足足吃了五六只,才填满自己贪吃的嘴和胃。而后,每每想起那天的毛蟹,也会猛吞口水。
现在在城市里,吃海鲜的机会远不如老家多,偶尔买上几次,也貌似做不成家乡的味道。因此,每次暑假回老家,我都想吃上几顿海鲜,把常年在外地对海鲜的渴望,一次性补上。
老公也喜欢吃点海鲜,每次和我回老家,也是包餐几顿,但从小缺乏海鲜的滋养和锻炼,有时就无不能太好消化,有好几次肠胃就开始抗议了。看来,吃海鲜这种事,还需要从小打基础,才能培养出刀枪不入的肠胃呀,不然,也会错失不是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