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资治通鉴五至3279页2024-06-17

271年,刘禅卒。

陆抗对羊祜,旗鼓相当。

吴主孙皓对但凡有点怀疑不忠的人,处罚极其严厉。

贺邵:兴国之君乐问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但吴主不听劝,反而愤恨。包括陆抗等人的劝谏,都是天道,都是自然规律。吴主厌恶忠直言论。

山涛选拔人才,多选几人让晋帝最后拍板,晋帝很受用。

山涛劝嵇绍当官,说的也是道的规律,顺势而为,不可固守一态。

杜预认为守丧三年重在内心服丧,不在丧服这些形式,但是司马光却不认同,更看重礼仪,仪式感,通过上行下效,目的在于教化。

杜预才干突出,在位期间,作出很多业绩,号称杜武库。

吴张政被杜预偷袭,没有诚实汇报,反而被杜预利用离间之。

刘渊虽文武英才,但毕竟非我族类,不受任用。

吴主残暴,上下离心。当然这些都是晋朝写的历史?

山涛认为存在吴国这样一个外敌,反而更有利于内部的安宁团结,大智慧啊。

清静无为,才是治理的最好境界。

公园280年二月,正式开始收并吴国,攻无不克,所向披靡。

晋帝安抚投降的吴人,前期必须这样干。

杜预在镇守的地方,经常向京都权贵赠送礼品,不是想捞什么好处,只怕他们会加害。

吞并吴国后,户口达到250万。

边境还是需要机动部队镇守的。

齐王司马攸最终病死,和晋帝关系其实很大,但身边人荀等劝,其实齐王名过其实,天下归附,现在死了是国家福气。劝人就要减轻他人的过责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