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
任何事物出现都具备有两面性,好的或者坏的,两者又有必然的联系,物极必反,有时候需要我们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在工作中:
在新生儿的工作里,很繁琐,面对着随时会产生严重病情变化的一些新生儿,自己秉承着高度的责任心去观察病情,沟通家数,思考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这对于护士来说,有一个高度责任心的医生存在,他们感觉会有很好的安全感,家属也比较放心。可对我来说却不好,自己很累,压力很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沟通的刁钻的家属,感觉到了焦虑,烦躁的情绪。
家庭中:
下班后,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给予了孩子们,在我的陪伴中还是很开心很愉悦,丈夫安心,孩子的爷爷奶奶宽心。可我想要的是有多余时间给予自己,写作,听音乐,思考,读书。我想享受那样的片刻宁静,但却需要用熬夜来做出代价。
二,质量互变规律
我们常说,量变之后会达成质变。质量互变我还是无法很好的理解,为什么质变过后会出现量变呢?
我想与我们的核心需求的定位是有关的。如果我们的核心需求与我们自身的优势向结合在一起,就可能达到量变到质变的蜕变过程。但如果两者是相违背的,往往会出现离经背道的结果。
就比如我曾经想要挑战自己,想做出尝试去做销售,我一直认为我自己善于沟通,但我的性格却偏内敛,始终放不开去,始终无法迈开腿,张开嘴去和别人销售自己的产品。那是因为我所善于沟通层级和对象是不一样的。
我目前做的沟通,是我熟知掌握了临床的知识以及病患家属的心理,是我擅长的。对于产品销售的模式以及用户的需求心理我是不擅长的,加上性格使然,所以是有困难的。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我们在尝试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发现,刚开始我们是肯定的积极的,但发现与内在的需求不相符合的时候我们又会出现否定,然后做出重新的选择再次肯定。
人生就是在否定与否定规律间不断的循环着,但会惊喜地发现,在复盘的过程中,我们会螺旋式上升的成长。
就比如刚开始写作的时候,觉得自己学的还可以,但发现你自己牛的人比比皆是,又开始否定自己的能力。通过学习写作课后,感觉又找到了方向重新自我肯定,可谢谢又没有了灵感又出现自我否定。其实在这个否定规律之间,其实自己是有所成长的。
四,成长性思维
成长性思维其实是想你探寻自己的核心需求,努力前行,而不是向外寻求帮助。
①发现问题,就是我们要对周边的人事物保持一定的觉察能力。
②澄清问题:要知道自己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③面对问题:减少内在小我的纠结。
④解决问题:将自己的优势和才能发挥到极致,顺势而为,去采取行动。
道理我都是明白的,但有时候也是经常陷入小我的自我斗争之中,常常进入做与不做的困顿之中。
当我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总会考虑别人同不同意,愿不愿意?对别人好不好?但又会有内心小我的自私的想法。
五,因果规律
因果规律在临床中我时常用到,最疾病的分析我常用于取这种逆向思维的方式。
但我欠缺的是将这种思维模式运用到生活以及投资中。
如果我们能将这种成长性思维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来,我相信是可以产生复利的效果的。你知道更重要的是行动,在行动之前,必须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以及自身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