馕坑中烤出的美味|烤包子

馕坑中烤出的美味|烤包子

文丨白粥    图丨源自网络

部分资料引用网络

寻味猫鼬运营头条号至今已有三个星期,本着探寻坊间美味,挖掘传统饮食文化的初心,我们将努力在这个方向走下去,也希望所有关注的朋友和读者,能对我们的努力给予支持和肯定,可以在文章下方的评论区留言,留下你们宝贵的意见,我们非常珍惜每一条用心的留言。

今天我们挪到大西北新疆去看看,领略一下西域风情。谈起新疆的维吾尔族人,一般首先想到的是他们男的帅女的美,而且个个能歌善舞。今天将由白粥带着大家,探寻一种维吾尔族人的传统美食—烤包子。

包子是汉族人的传统食物,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全国从南到北每个地方都有包子铺,可谓是遍地开花处处结果。这维吾尔族同胞的烤包子,究竟有何特别呢?看完下面的内容,你会对包子的好感度再次提升。

烤包子在维语里叫“撒木萨”,它和薄皮包子(维语叫“皮特尔曼吐”)都是维吾尔族同胞喜爱的食品,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多有销售这两种食品,它们就类如北京夹肉烧饼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一样,很受顾客欢迎。

很多维族同胞的每天早晨,就是从一碗奶茶、两个烤包子这顿营养丰富的早餐开始的。

烤包子主要是在馕坑烤制。烤包子所用的坑比一般的馕坑要小,是用碱土砌成。碱土会越烧越硬,能够保证土坑在长入使用之后不会坍塌。

包子烘烤之前,要在烧热的土坑中掸入大量盐水,经过盐水的降温,手臂能高温的坑内快速进出贴上包好的生包子。贴包之后加大坑火,再往坑中掸入大量盐水,并用厚布盖住坑口,剩下的就是静待包子被烤熟那一刻的到来。

在新疆人们多食用牛羊肉,这也是烤包子的主肉料。包子皮用不发酵的面团做成,传统的烤包子四边折合成方形。

包子馅用牛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葱、孜然粉、精盐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匀而成。最后把包好的生包子一个个贴在专制的馕坑壁里,经过十到十五分钟的超300摄氏度烘烤就能出坑。

此时一个个皮色黄亮,呈诱人的焦褐色烤包子就做成了。包子入口皮脆肉嫩,味鲜油香,令人垂涎三尺。

有趣的是,很多在新疆售卖烤包子的食摊,当烤包子烤熟从馕坑取出那阵子,食摊的老板常常提高嗓门,拉着长声呼喊:“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包子哎……”据说这个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是几百年前的名厨,他做烤包子、薄皮包子非常好吃,许多人幕名寻来就是为了吃一个他烤的包子。于是,如今就有人拿他的名字作为招徕顾客的牌子了。

维吾尔族有一句谚语:劳动者的馕香,懒惰者的命香。

烤包子制作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厨师娴熟的技巧以及对火候温度的精确掌控,所以每个烤出美味包子的厨师,都是经过了不知多少年的磨炼,才得以练就一身本事。

任何看似简单的食物背后都是经过精雕细琢而成,所以各位有机会去新疆旅游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尝一尝这美味哦。

< End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