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在眼前的幸福》连载22

25

苏格兰野营:给心一个幸福的理由

第三天,天下起了大雨。野营的人,最怕下雨,因为难以找到地方安营,睡觉都成问题。浩说我们必须改计划,设法找到这一带的旧屋安营。苏格兰有 100 多所这样遗弃的旧屋,专门有个慈善机构进行护理,向登山野营者免费开放。我们找到旧屋时,已经是下午了。

旧屋位于半山腰,白色的外墙,格外显眼。屋后是片林子,有条小溪流过,前面有块空地,种菜再好不过了。花园,如果清掉杂草,种些花,还是蛮漂亮的。还可以养几只鸡,有鸡蛋吃。这可是世外桃源啊,我想,要是能在这样的地方长住就好了。其实,外婆的家也在半山腰,那是座大山,门前是大片的竹林,山谷有条大河,弯弯曲曲的,比这里要美。可我小时候怎么老是想往城里跑呢?记得为警察局做咨询时,接待我们的是一位高级督察。他住在湖区,这可是个有钱人才能住得起的地方,好山好水。他却后悔当年错过了去香港工作的机会,说想住大城市。人是不是总是向往自己所没有的?

屋外的棚子里堆满了劈好的木材,斧子、锯子、大刀,各种工具齐全。屋内有两间房,古老的大壁炉,周围挂满了锅碗瓢盆,还有张双人木床,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炒菜的油、茶叶、以及一些食品,都有手写的日期,大概是来这里住过的人留下的。最引人注目的是桌上那本厚厚的日记,一翻日期,已经写了十年了。

刚点燃炉火,一对年轻的夫妇走进来,我们惊叹不已。几天了,除了牛和羊,我们还没有见过人。他们来自威尔士,到这里度蜜月的。我不由得把他们又从头望到脚,年龄不过三十上下,普普通通的一对年轻人。不过,要是我当年有他们的勇气,也来这里登山野营度蜜月多幸福啊。

我和浩小声商量把有床的房间让给年轻夫妇,他们却向我们告别,原来他们只是路过。

我们围着炉火吃了一顿这些天最美味的爱尔兰炖牛肉。浩懒懒地坐在炉旁,喝着茶,烤他的湿袜子。我则翻开了那本日记,念给他听。那对年轻的夫妇,在上面画了一艘航行的小船,不知道想说家乡在海边,还是他们从此开始了一段新旅程?还有三个德国的女孩子,在雪夜里走到 11 点多才找到这里,她们的文字里掩饰不住的激动与感恩。是什么令到三个女孩子来到这里呢?如今 10 年过去了,她们还好吗?虽无缘相见,但留下故事的这些人,不知为何在牵动着我的心。也许是小屋,让我们以家人相待?要不,劈好的柴禾,留下的食品,日记上的祝福,是为了什么呢?爱。我们走的时候,也要留下爱,我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浩趁我走神,把日记本拿了过去,说他要留言。我侧身看着专心写日记的浩,炉火红红的,烤得他脸上的皮肤像婴儿般红润。我想起了每次一说他脸红扑扑像婴儿,他都要往我怀里一靠,怪声怪腔地喊几声“妈妈”。我出神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好想时间停下来,我可以永远拥

有这种幸福得想流泪的感觉。

“说真的,这里这么简陋,”我说,“但我这会儿特开心,你说怪不怪?”

“很正常,幸福的生活,本来就不需要很多。”浩说。

“要是回家后,能一直有这样的感觉,该多好啊。”

“为什么不能?”

“回家后,很多现实得面对。大家比来比去的,当然心里就不舒服了。”

“你可以不跟人比的。”

“你说的倒容易,可社会就是拿事业、财富、官位来评价一个人的。”

我说,“你不知道,女人之间攀比的可多了,谁嫁得好,谁家的孩子有出息,谁家的房子大,再不就是比名车,比名牌,比度假,比年轻……

花样多了,做女人可不容易呢。我现在比从前好多了,只比一、两样。”

“你可以不跟人比的。”浩又重复一遍。

“要求别人总是容易的,你难道不跟人比吗?”

“我从来不跟人比。我需要多大的房,就住多大的房。我的同事已经不止一次笑话我的车太旧了,我不会蠢到为他们而换车。”

“你不怕被人笑话没本事,不怕被人看不起吗?”

“有没有本事,我自己知道,不需要谁来告诉我。别人看不起我,那是别人的事,我觉得自己好,就是好。”

“快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本来就这样。”

“年轻时也这样吗?年轻人,恨不得拥有全世界呢。”

“我从来都这样,可能是个性吧,我对物质的追求不感兴趣,只要开心就好了。”

浩说的道理其实我也知道,但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陷入这场攀比的赛跑。记得小时候,家里穷,能吃顿肉就开心死了。现在,物质生活大大丰富,反而更烦恼了,都是攀比惹的祸啊。真的吗?

朋友完全有条件过奢华点的日子,但一直节俭持家。女儿回家抱怨,为什么同学的手机是 IPHONE,而自己不是?朋友耐心劝导女儿,说女孩子要比的是心灵手巧,看谁更有爱心。总之不管女儿如何使性子,朋友都不会助长女儿的攀比心理。其实,不论环境如何,人还是有内在的自由做出选择的。

如此看来,心幸福,哪里都是幸福的。问题是心怎么幸福呢?总要给心一个幸福的理由吧。心理学家说,幸福就是满足欲望。这么说,如果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不幸福了。可是满足欲望的过程是漫长的,而人往往是一个欲望得到满足,马上又会追求另一个。难道幸福只能是短暂的吗?

这一刻在这山间小屋,尽管简陋,我的感觉是幸福的。会不会离开小屋,幸福感就消失了呢?我想不会。三天的翻山越岭,又是蚊子又是雨,有一段山路深一脚浅一脚特耗体力,实在走不动了,我把包一丢,扑在草地上大哭。浩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道如何安慰我。哭着哭着,我突然意识到不管怎么哭,路还得自己走完,只好爬起来,背上包继续走。浩觉得我的举动实在滑稽,但憋着不敢笑,直到休息时又看到我的笑脸,他才笑出了眼泪。现在回想起来,攀登的苦也是乐。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起了《暗室之后》的作者─中国基督徒布道家蔡苏娟,日本侵华时她得病无法及时医治,导致眼睛不能见光,大白天用厚厚的黑布窗帘遮住日光,她还要戴上墨镜才能度日。53 年在床榻,成千上万人慕名来到她的床前,聆听劝勉,深受鼓舞。她说,“床榻不是我的监狱,乃是受训的学校;圣灵是我的导师,访客是我的功课。”在常人眼里,她是不幸的,但她的心里常有喜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所以,幸福的理由不只是“欲望的满足”,更是附加在每件事、每次经历背后的意义。那么登山野营对我的意义是什么呢?是我和浩情感的纽带。如果没有浩,我不会这么享受又苦又累的过程,更不会有此刻的幸福感;其次,这是我腿伤后,征服的又一个挑战,是又一次的自我超越;最后野营极简的生活让我忆苦思甜,更能享受家里的好了,甚至那个我总嫌丑要淘汰的沙发,如果再躺在上面看电视,一定够过瘾。

苏格兰南部高地线的官方网站上说,“来这里,你所体验的不止是登山野营……”,我想是的。

床还是舒服,我们睡了个懒觉。吃完早餐,浩劈柴,我打扫房间,把所有的垃圾装在背包,又留下了一些茶叶和两包中国方便面,写上日期,我们踏上了归途。

26

梦想,没有完美的时刻

今天出门晚了,我匆匆赶回单位,冲进茶水间把午餐放进冰箱时,撞到了同事莲。她告诉我夏洛特的父母昨天双双身亡。夏洛特是我们项目组的负责人,已有九个月的身孕,正休产假呢。“别开这种玩笑,我不喜欢。”我告诉莲。

“不是玩笑,是真的。”莲说。

“怎么可能呢?”

“夏洛特的父母去苏格兰参加哈雷摩托车年会,回来路上,迎面撞上了开错车道的法国度假车。”

我的心疼得说不出话,快步走回办公室,刚在座位上坐下,眼泪已经止不住。几个月前 46 岁的姨父去世,我一直觉得是做了一场梦。夏洛特的父母才 51 岁,还有一个月就能见到外孙,这太残忍了。

我为夏洛特难过和祈祷,也想到了自己的人生,要是人能预知自己的寿命该多好啊。记得乔娜教练曾告诉我,她还有 10 年可活。当时我问她,“你怎么知道?是生病了吗?”

乔娜说,“是算命先生说的。”

“你不会信算命先生说的吧?”

“不是信与不信的问题,我对生死看得很开。权当是真的,我就不会浪费时间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了。”那时我也问自己,“我在做我想做的事吗?”

工作上,我已经赢得了上司、同事以及合作单位的认可,我的辅导团队已经超过一百人了,把一个最弱小的团队变成了实现目标的强队,我是挺自豪的。而且我的上司是我遇到的最优秀的经理人教练,她打造了一支最优秀的团队,我在她身上学到的管理和教练,远胜过我在大学、在任何课堂所学。能和这样的上司和团队共事,我常常觉得自己太幸运了,浩也这么说。然而,我的心底常常有句话冒出来,“难道这就是你想做的工作吗?”不是。为什么呢?

我常常想起在之前的单位,那位面试我的经理安(化名)被裁员,临别时和我说的一番话。安说,她有一个朋友 20 多年前只是一个小护士,但她对一种替代疗法很感兴趣,不停地学习,然后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现在这位朋友住在法国一个漂亮的小乡村,常被邀请到世界各地讲座。安说她刚去朋友家度假回来,朋友不工作时就种菜、养花、享受法国的阳光。这样的生活、工作方式令她羡慕不已,后悔自己没有像朋友一样下功夫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而落得今天裁员的结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安的朋友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正是我做梦都想的。只是每当我这么想时,脑袋里就会有个指责的声音,“你怎么就这么不安分呢?多少人在失业,你有一份这么令人羡慕的好工作,福利好到没有公司能比。知足吧,好好珍惜。”

但是不论我怎么责备自己,内心的对话越来越频繁,我甚至害怕再呆下去,最后太享受连走出去的勇气都没了。挣扎了一年,我终于递交了辞职书,告诉上司要自己创业。谁知上司以创业的起步阶段,不一定顺利,同意减少工作时间,硬是把我留了下来。这样善解人意的上司,我到哪里去找呢?这一干,又是一年了。

夏洛特父母的悲剧,此刻促使我再一次问自己,“你还要干下去吗?”

“一定不了,趁还来得及,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临死才后悔做了

一大堆不该做的,而真正该做的还没有做,那就太晚了。”

工作的事情定了,我和浩的田园梦怎么办呢?这可是我们从没结婚就梦起,到现在老夫老妻了还只是个梦啊。浩每次都说再等等,我们还能等多久呢?晚上,我告诉浩夏洛特父母的车祸,又一次提起我们的田园梦。

“亲爱的,什么时间我们可以搬到乡下去呢?”

“再等等吧,等时机成熟点儿。”

“什么时间就时机成熟了呢?”

“等再赚多点钱。”

“我们需要多少钱就可以搬到乡下呢?”

“这哪能说得准儿,当然越多越好。”

“如果你心中没有具体的数字,永远都会觉得不够。”我说,“没有完美的时刻,我们一天天在老去,等到干不动,再搬到乡下就没意义了。再说,生命无常啊。”

浩没说什么,但这一次终于行动了。很快我们做好了预算,开始了长达一年的爱尔兰寻屋记。而我也坚决地辞掉了工作,全力推动我的教练事业。

走出笼外真不容易啊,我用了足足两年的时间,才放下了这么舒适的工作。我也知道笼外有更多的挑战,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不论结果如何,我已经是胜利者。很多人说起田园,就好像人说起法国一样,想到的一定是浪漫。而我们的田园梦,等待我们的又会是什么呢?(本文首发于www.wrencoaching.com,版权归任卫红所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8 对家人爱发脾气是为何? 英国文化将大声说话视为无礼。我平常说话细声细语,但一高兴或者遇到不同意见,不自觉地嗓...
    卫红教练阅读 421评论 1 2
  • 4 山为媒的一段异国恋情 :你拒绝了什么? 浩出现在我的视线,最初并未引起我的注意。因为他话不多,是那种在人群中就...
    卫红教练阅读 271评论 1 1
  • 23 婆媳难相处,怎么办? 同学小敏(化名)找,我有些吃惊,因为一起读书时我们聊得很少。原来为“春节回婆家过年”,...
    卫红教练阅读 233评论 1 0
  • FC:formatting context 格式化上下文。css2.1定义了 BFC 块级格式化上下文 + IFC...
    shanshanfei阅读 1,017评论 0 0
  • 1 Object-C的类可以多重继承么?可以实现多个接口吗?Category是什么?重写一个类的方式用继承好还是分...
    iOS_Alex阅读 564评论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