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细雨绵绵,已经连续三天沐浴在春雨之中了。
一场雨,降温不少,大家都冻的直叫冷。
一场雨,忽然感觉空气清新了许多,清洌中略带泥香花气。
一场雨,让大街上盛开了五颜六色的蘑菇,蘑菇下面是川流不息的人头。
一场雨,滋润了田野中的花花草草,还有绿油油的麦田,让他们眼含泪珠。
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我想到了昨天课堂给孩子们讲《好天气和坏天气》那篇文章,不知道课文中的老太婆面对今天的雨天,到底是高兴还是难过呢?
《好天气和坏天气》讲述了一个老太婆生了两个儿子,老大是卖蜜饯的,他希望每天都是大晴天能够晒蜜饯,老二是卖雨伞的,他希望每天都是雨天。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老太婆都很难过,晴天的时候,他担心老二卖不出去雨伞,雨天的时候,他担心老大做不成蜜饯,后来一个老大爷告诉他,你无论雨天还是晴天,都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每天你其中都有一个儿子的生意会很好。老太婆一听,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转念的力量和知足常乐。当你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你的关注点特别重要,如果你看到的永远是事物美好的一面,你的心情自然是快乐的,老太婆的关注点是下雨天和晴天都担忧,自然无法获得快乐,她还比较贪心,总想让两个儿子天天都生意好,当人出现贪欲的时候,自然是很难获得幸福感。
我这一段在家庭中的心态把握的还不错,转念的力量运用的十分有效,但是在面对工作中的这一群孩子的时候,我却有时候会出现焦虑,很难回复到以前的那种开心状态,总是感觉这一班的孩子毛病太多,不懂规矩。所以一直以来我有工作中的愉悦感持续的时间比较短,甚至有时候真的是会发脾气,这几天我一直在反思查找原因根源,当我讲过这节课之后,我明白你的,自己就是那个难过中的老太婆。为什么?
第一,我对这个班的孩子期待太高,要求太高,而我忽视了他们仅仅才二年级,我却总想拿高年轻孩子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当期待过高与实际出现落差的时候,我会出现焦虑。
第二,我过于完美主义,我总想把这个班的学习也搞好,班级文化也弄好,卫生也要优秀,班级活动也要丰富多彩,想的过多,也很累,应该抓住一个突破口,狠抓落实。
第三,我忽略了这个班级和这个学校的大环境,地处农村,各方的素质都不高,根本不可能像城市孩子那样守规矩有文明礼仪,因为家庭环境决定了很多东西,而我却一直在回避,甚至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现状。
第四,我的关注点有问题,总习惯专注在孩子们的毛病之中,而不去多肯定和赞美孩子们的优点。所以转念很重要。
第五,为什么我的关注点有问题?根源在于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太高,对孩子们期待太高,贪欲过高,特别是结合我自己的天赋认知之后,和自己的黄人有很大关系,责任感过重,总想教给孩子们太多东西,却无形中违背了认知规律和事物发展规,孩子是需要慢慢长大的,知识是需要你一点一点去积累的,
而不是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标,他们就一定能达到什么目标,要明白,我如果面对的是自己,我只要足够努力,方法正确,我就能够达到我想要的结果,殊不知我现在面对的是一群千姿百态的孩子,不可能都变成我想象中的样子,不可能我想让长成树,就一定能长成树,我现在的角色是阳光雨露,只要我尽我之力把阳光雨露洒向每一个孩子就可以了,至于他们以后会是什么花,会是什么树,那是我所决定不了的。
第六,以上五点的认知反思就决定了我的工作心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我要写下来一段话每天提醒自己读几遍,形成习惯,就像余总所说的㝠想和潜意识的力量,一旦形成,我自己就足以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了。这是目前必须要去在修炼的功课。
说到做到,中午的时候要写下一段话,先想一想该怎么写吧!
好天气与坏天气,我的生活以后每天都是阳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