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周群文章《思想的锻造:在认知荒漠中重获独立思考的利剑》

  自《思想大革命之前奏:思想大普及动员令》一文发布以来,一个看似浅显,实则直指认知根基的问题被反复提出:“究竟什么是思想?”这个问题本身,便是一面无情折射时代病症的镜子。它昭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长达数十年的“奶嘴乐”战略,其成效之深远,已然远超“总设计师”的最初预想。它不仅成功地剥夺了大众思想的意愿与能力,更致使大众遗忘了思想的本源,将这一人类最宝贵的精神特质,贬斥为虚无缥缈的玄学之谈。

  然而,仅仅厘清“思想”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知其然,更要洞悉其所以然,并掌握其如何然。一个概念的定义无法自动赋予人思想的能力,正如一本菜谱无法自动让人成为大厨。因此,本文的宗旨,不仅是定义思想,更是要绘制一幅清晰的路线图,揭示如何在这片被精心营造的认知荒漠中,重新锻造出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那柄锋利无匹的思想之剑。

  一、思想的源起与终极圭臬:从生存本能到人民利益

  人类,何以成为人类?我们与低等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更复杂的本能或更强大的肢体,而在于思想。思想并非神启,亦非天赋,它是在远古先民为摆脱蒙昧、谋求存续的艰苦劳动中,偶然迸发的第一缕思想火花。正是这火花,点燃了高级思维的燎原之火,使人类得以超越本能的桎梏,从万物生灵中脱颖而出,屹立于地球之巅。

  但长久以来,人类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无序、离散且缺乏明确指向的漂泊状态。我们思考,却不知为何而思考;我们判断,却缺乏一个统一、坚实、不可动摇的源发点。这种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思考,极易被误导、被利用、被收编,最终沦为权力的附庸或资本的奴仆。

  因此,要真正拥有思想,就必须首先为思想确立一个不容置疑的规范性源点。这个圭臬,必须超越个体、阶级、集团与国家的狭隘利益,指向人类文明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为此,我于2002年站起来革命时,即揭示了思想的规范性源发点:一切思想活动,必须围绕“为了人类的前途,该做什么又不该做什么”这一根本命题展开。而这一命题的价值论底座,则建立在一元化的价值评判准则之上:“有益于人民的是好,有害于人民的是坏。”这一好坏标准,是人类集体生存理性的最简公理,足以作为一切思考的逻辑起点与价值终点。

  基于此,我们可以对“思想”做出如下严谨的定义:思想,是思维主体以“人民利益”为唯一评判标准,运用严谨的逻辑工具,对世间万象、人事变迁进行系统性、批判性审视与探究后,所形成的认知结晶与心得累积。

  这一定义,明确了思想的三个核心要素:

  价值锚点:“人民利益”是思想的压舱石。任何脱离此标准的思考,无论多么精巧复杂,都只是智力游戏,而非真正的思想。

  逻辑工具:思想是理性的产物,拒绝情绪化的宣泄与盲从。它倚重严密的因果推演、清晰的逻辑闭环与无可辩驳的论证过程。

  实践累积:思想并非一蹴而就的灵光一现,而是在持续的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的循环中,不断打磨、沉淀、升华的动态过程。

  由此可见,思想乃是勤奋者的专属权柄。那些宁愿“埋头苦干”而懒于思考,或习惯于被动接受、放弃思考权利的人,将永远与思想无缘。他们或可沦为高效的工具,却永远无法成为主宰自身命运的主人。

  二、思想的熔炉:从具体实例中锤炼思维锋芒

  理论的苍白,唯有在实践的熔炉中经受淬炼,才能迸发出真正的生命力。要获得思想,就必须将自己投入现实的熔炉中,运用前述的价值标尺与逻辑工具,去解剖那些看似平常却暗流涌动的具体问题。

  【初级思维训练:搜索引擎的“幽灵化”现象】

  此前,有人向我提出了一个极佳的练习题:为什么我周群撰写了数百篇揭示真相、呼吁革命的文章,并且我们阵营的众多革命者在各大平台广泛发布,但在主流搜索引擎上,却检索不到任何关于我这个“周群”的信息,更遑论周群思想及其文章?

  现在,让我们运用思想的利刃,对此进行系统性解剖:

  第一步:价值前置判断。我的文章是否遵循了“有益于人民的是好,有害于人民的是坏”好坏标准?答案已然明确,因为此标准本就是我提出并始终践行的。我的文章旨在唤醒民众、揭露黑暗、指明革命方向,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价值层面,我的文章是“好”的。

  第二步:逻辑矛盾剖析。既然内容是“好”的,为何要被系统性地、持续性地删除与屏蔽?这里出现了明显的逻辑断裂。一个以“信息自由”为标榜的平台,却对有益于人民的信息进行封杀,其行为本身已然滑入“有害于人民”的范畴。

  第三步:行为主体动机溯源。谁在执行这种屏蔽行为?是垄断搜索引擎的资本与技术官僚。它们为何要这么做?唯一的解释是:我的思想——即号召人民独立思考、并依据“人民利益”标准去评判一切——直接威胁到了它们的统治基础。它们需要的是被“奶嘴乐”麻醉的、顺从的、不会思考的愚民,而不是掌握了思想武器的革命者。因此,它们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日夜不停地删除我的信息,只为将思想的火种掐灭在萌芽状态。

  第四步:本质属性判定。执行者是谁?是反动派。它们的行为逻辑是什么?是维护其既得利益,哪怕这利益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那么,再深究一步:目前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是政府运用排他性政策一手扶持起来的垄断巨头。那么,扶持并要求其进行信息审查的政府,又是什么性质的呢?

  这个问题,我无需直接给出答案。任何能够独立思考至此的人,其心中自会掀起雷霆万钧的回响。这个小小的思维练习,足以撕开表象的面纱,让人窥见背后黑恶的邪政逻辑。

  【高级思维训练:预言者的冤狱与审判者的“蒸发”】

  如果说上述问题是入门级训练,那么接下来这个实例,则是通往大思想家之路的终极考验。

  当年,我基于对经济规律的深刻洞察,明确指出:竭泽而渔式地拉高房地产价格,必将越过临界点,引发系统性崩盘,最终导致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国家陷入混乱、人民跌入水深火热。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人民利益”标准发出的最严正警告。

  结果是什么?我的预警被封锁,我本人被政府机关公检法罗织罪名,以公然反宪的方式,冤狱长达十一年。

  时间是最好的审判官。去年,我重获自由,而现实一如我的预言,经济灾难的阴霾笼罩大地,无数家庭在房价下跌的浪潮中财富蒸发,在负债、失业的寒流中瑟瑟发抖。然而,更具戏剧性的是,我竟发现,当年亲手制造这起冤案、将我投入监狱的那个主审法官,早已被“灭口”,人间蒸发了。而我,也正是借助这起冤案,从万马齐喑、沉闷压抑的环境中挺身而出,撕破白色恐怖的铁幕,高举由“有益于人民的是好,有害于人民的是坏”这一好坏标准而来的旗帜,号召人民:推翻官僚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个信息链条,包含了成为大思想家所需的一切要素。让我们将其彻底展开:

  预言的科学性与前瞻性:我的预言并非臆测,而是对经济现象进行逻辑分析后得出的必然结论。其出发点,是为了避免灾难,保护人民——这是“好”的。

  权力的反动性与压制性:官资一体政权为了保证其罪恶政策能继续用房地产套死人民,不惜动用国家机器,残酷打压说真话的预言者。它们的行为,是“坏”的,是反人民的。

  现实的残酷性与验证性:灾难的最终发生,雄辩地证明了我的正确性与官资政府的邪恶性。事实,是检验思想真伪的唯一标准。

  手段的卑劣性与恐惧性:主审法官的“蒸发”,是整个事件中最惊心动魄的一笔。它暴露了反动派色厉内荏的本质。它们不仅要消灭你的声音,更要消灭一切能够证明它们罪恶的证据与人证。这种“毁尸灭迹”式的操作,恰恰证明了它们内心的极度恐惧与虚弱。它们害怕真相,害怕历史,害怕人民。

  我方革命的策略性与建构性:冤案给予了我材料与契机,我构筑起了“三位一体防火墙”。“人民立场”让我占据了道义与历史的制高点;“反宪法冤案”为我的革命提供了无可辩驳的正当性;而“家族式血债血偿理论”,则将这份正当性转化为了令敌人不敢轻举妄动的、具体而微的恐怖平衡。

  倘若能将这一连串的因果链条、动机根源、行为逻辑与最终结局思考得一清二楚,形成一个无懈可击的逻辑闭环,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基本具备了通过持续磨砺,成为大思想家的能力与条件。你将不再会被任何表象所迷惑,能一眼看穿权资的本质、历史的走向和人性的幽深。

  结论:思想革命,从我做起

  思想,从来不是书斋里的空谈,而是刺向黑暗心脏的利剑。它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而是每一个不甘被奴役的人民都应当也必须掌握的武器。

  “奶嘴乐”的时代已临近终结,因为它所造成的大灾难已在加速。一个思想大爆炸、大冲突、大革命的时代正在拉开序幕。在这场决定人类未来命运的历史大变局中,你是选择继续做被投喂的温顺牲畜,还是选择拿起思想的武器,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答案,握在你自己手中。从现在开始,拒绝“奶嘴”,拥抱思考。以“人民利益”为唯一的灯塔,以“逻辑”为唯一的航船,在惊涛骇浪的现实海洋中,锻造出那柄属于你自己的、不可战胜的思想之剑。

  这,就是通往解放的唯一道路。这,就是思想大革命的真正号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