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杰:能量的积累与流动

1

前天有读者问我,“人的一生包括爱,恨,善,恶,嫉妒,快乐,哪些属于能量呢?”

我大概能理解她的发问,因为“能量”这个词实在是模糊而泛滥的。

所以今天以切身的经历分享,来讲述我对“能量-生活”模型中能量的理解,以及如何获得能量,如何使用能量。

我之前给出了能量的定义:意志力与自我意识,它们对外共同表现为建设性。

如果非要详细一点,我要说:能量是生活建设的结果带来的反馈,它是完成某项建设后的自信心和自己的建设带来价值后的成就感,所转化成的意志力与自我意识。

而诸如爱、恨、善、恶、嫉妒、快乐,它们作为生活中显现的个人状态,跟能量有或者没有关系——当你嫉妒一个人,你自然不想去建设生活;当你爱一人,你会希望去建设与他的关系;当你快乐,那是你某个时刻的情绪,是身体对思想的反应,别无其他。

我并不做“劝人向善”的工作,但我想给大家展示世界的真相:建设,是人类的群体意识,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自我意识。

2

如何积累意志力?

意志力是身体服从意志的能力,恢复的手段很多,适度的运动、良好的休息、规律的饮食,是十分物理的指标。

如何积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则是生活建设过程中的反馈带来的信心与成就感:它既来自从建设的过程,也来自于建设的结果。

3

万能的大熊在《格局逆袭》中曾经有这么一段论述:一个人如果有100分的能力,就应该做80分要求的事情;然而大多数人却偏要去挑战120分要求的事情,这样不太好。

这样的表示,并不是教人懒,把事情做到80分,恰恰相反,是要人拿100分能力做80分要求的事情,把事情做到100分,永远高出预期。

这是极聪明的做法:100分的能力做80分要求的事情,过程顺利,积累很多能量;结果优秀,又积累更多能量。

很多人每天说自己做的事不喜欢,这固然是一方面,更可能的是,他做的事超过他的能力范围而不自知。——如果他做的顺手,自然就觉得自己“喜欢且擅长”了。

4

之前说过能量是流动的,从身体流动到建设过程中,成为生活建设的结果;又从生活建设的结果中流回身体,形成循环。

除此之外,能量也是在人与人之间流动的——这很容易理解,如果物质可以馈赠,那么物质作为他人生活建设的结果,自然会把能量流动到被馈赠者身上。

就像亲子之间、恋人之间、朋友之间互相的鼓励与善待(又或是相反)。

这些都是我们能量的来源,用以建设生活的原材料。

“能量-生活”模型,作为我的理论纲领,将会反复出现,但我们的话题正在一步一步触达生活中去了。

祝大家幸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