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彦老师--《十日谈》第11讲:表达的境界
以下是本人的课后心得。
语言的力量是一种艺术。表达的至高境界,应是言为心声。
怎么理解言为心声呢?我认为是你表达的语言一定是从心底里传达出来的那份爱。
我们会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懂得一些这样那样的道理,但说出去,就是没人听,就像很多家长要跟孩子讲道理一样,家长的意图如果不是从爱出发,而是从我就是要矫正孩子出发,让孩子知道自己是错,我才是对的。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往往不是真的听进去了,而只是不敢反抗、说不过你罢了。这也是这一讲里有提到的一种表达方式--示之以威。
同样也会有一种表达情况,常见在亲子生活当中,也会有一部分家长懒于和孩子说教,惯用奖励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比如说,孩子只有考试满分,才会给他买玩具。考试如果一直靠这样的方式去引导,长大了孩子会觉得每做一件事都必须要有回报才做,这样无疑加大了孩子的私利心。这里的表达方式是--诱之以利,并不可取。
相对可取的表达方式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出来的话,既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情感,又能让别人觉得你说的有道理。
结合《非暴力沟通》,当语言褪去了暴力,爱才会流露出来。首先讲出来的话,不能让别人觉得你是在评判他,比如说“你就是怎样怎样的人”“你太怎么怎么样了”,当表达带有评判色彩的时候,别人可能就听不下去了,哪怕你说的非常正确也没用,讲的正确不一定有人愿意听,而是表达有没有传递出爱,带着感情。所以为什么晓之以情要摆在动之以理的前面,因为所谓的非暴力沟通是用心出发,用爱沟通的。很多人愿意花大把大把的钱去学习沟通技巧,读各种各样的沟通类书籍,但是最后一点用都没有,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糟糕。因为他把专注都放在沟通技巧上了,觉得套用工具就可以交流无阻了,我认为这是本末倒置,这样的你不是真心的想要帮助那个与你沟通的人,不是真心的关心他、爱他。而只是想从他那里得到些什么,利益?诚服?欣赏?.......这样的你就像个骗子,那个人最终不会与你同行。所以没有爱,学再多的技巧也没用。
表达还有两个点很重要,首先是学会倾听,自己很会说没有用,沟通就是要两个人交流,自己一个人一直说,是达不到“通”的效果的。另一个是目标,想好这次表达的目标是什么,找到那个最重要的点。
生活无处不表达,无论怎样,一定要敢于表达,给自己建立多一点的自信,只有先愿意做这件事,才能发挥其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