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中比较》教学反思

 一、聚焦部分

  1.视频激趣,情境导入。

  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恐龙博物馆》的动画视频,然后请学生说一说对恐龙的了解。(激起孩子的兴趣,引出本课的课题。)

 2.聚焦话题。

  PPT出示教材图片并提问:图中有几只恐龙?几号恐龙大?几号恐龙小?你是怎么知道的?

图片聚焦

(在这里鼓励学生将恐龙之间进行比较,恐龙与大树比较等,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比较出来。)

二、探索部分: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任务一:比较恐龙的大小(初步判断)

 1.合作探究:四人一组,可用多种方法比较。

 2.学生交流初次比较恐龙模型的情况。

问:恐龙模型哪只大?哪只小?你是怎样比较的?

 学生初次对恐龙模型进行比较,学生能说出哪一只恐龙最长,哪一只恐龙最高,使学生明白比较的方法和参考标准很多,所以大家的比较结果有所不同。

任务二:每组选择一个标准,比较4只恐龙模型的大小,并给它们排序。

  1.学生按要求进行比较,并记录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1)关于恐龙模型的大小排序,小组内大家都认可吗?

  (2)怎么比才更准确?

   学生要描述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比较方法

  三、研讨

  1.学生展示各组的比较方法,说出比较的结果,课件指导比较的方法,奖励记录结果正确的小组(加分)

  2.提问: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还可以其他哪些方法进行比较?

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感觉本节课孩子们比较兴奋,组织课堂纪律需要时间,活动过程有两个任务,一次初步比较,第二次比较排序,最后学生汇报并记录结果,时间分配上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