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记

随想记

作者:吴华锦

题记

生活太匆匆,从指间划过,抓不住,徒兴叹。有时片刻产生的感觉、想法、思绪,当时很清晰,以为过后还能记得,这样的自信也就把一些美好的、感动的、深情的内容丢失。此篇作为可长久记叙的文本,让流年有它的足迹。

我的美学

生命中有两大自在追求,一则自然,二则快乐。“自然”可分为内心的自然和外物的自然。内心的自然即坦然无碍,畅然无阻。而外物的自然即对事物的感受。我把“自然”列入美学的范畴,同时也是美学的内涵。美学的内涵非常丰富,最高的境界是“庄周梦蝶,物我两忘”。当然,我个人觉得这种境界很难达到。所以,我更倾向于谈论简单的、与生俱来的美学。

先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多半都是习得的。古希腊的哲学讲的“认识你自己”,透露了一个见解,这是至关重要的。认识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但又是与生俱来的。我并不愿意讨论太高深的哲学问题,唯一要说明的就是美学就是来自内心的感动与深情。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世界和一方菩提。因看到而深受感动,因听见而深受感动,因倾诉而深受感动,因闻到而深受感动,因触摸而深受感动,因赠与而深受感动,因接纳而深受感动,因分享而深受感动。如果我们把世界分为八方,时时刻刻传递着奥秘,都因一刹那而感动至深。往下我要讲述最重要的深情,也是我最为关切的话题。

时至今日,在读书层面,“庄子”、“诗经”、“柳如是”、“红楼梦”、“陈寅恪”、“木心”以及“外国闲记文学”对我有很大影响。

“庄子”包含达观向上、超然物外的境界,这是一种乐天的性格,充分展现在苏东坡身上。

除去政治因素,“诗经”是一部非常好的恋爱圣经,往后千年生发了许多典故。大学期间也喜欢读这部书,主要是忙于恋爱,算作增益一些见解。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首先,“柳如是”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漂亮,加之高绝的才情,独立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气魄,也是见之敬仰,思之渴慕。

陈寅恪,最后一个史学大家,赞叹于他深厚的古文功底,流畅的语句,精致的用词,活泼的逗趣,自我的闲适。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满心欢喜,怡然自得。读过几个大部头,虽然难点在于繁体字,但原味更足。也尝试读过钱钟书的“管锥篇”,真正的大部头,略显零落。相比散文的幽默很盛,善用艰深,也非我所爱。

把“红楼梦”与“木心”放到一起讲,也颇有深意。一首“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把“从前”划到“红楼梦”,把“慢”划到“深情”。情至深为真,上溯至诗经即为“寤寐求之,辗转反侧”,有趣味的是王安丰妇“我不卿卿,谁当卿卿”。最强最烈,最精最细也就是“红楼梦”,大学读过很多张恨水的小说,多少了解民国时的境况,但也能算作消遣,倒是后来“金粉世家”、“红粉世家”、“啼笑因缘” 以及“香粉传奇”更引人入胜。其中最喜“红粉世家”的剧本。美学这块讲得最好的应该是蒋勋,我虽则写了一些感想,总觉不能深切全面。

又见七夕

七夕,重逢佳节,秦观又出来活动了。但说一个巧字,心灵手巧,更是蕙质兰心。对起来,上元佳节,又是辛弃疾的句子。我看是葡萄秋千架,银河笼轻纱。江南屋子,搭个凉棚散暑,已经是两个月之前的日子。

良辰好景莫虚度,过了七夕,又到了执笔填词上高楼,吹风喝酒,低吟浅唱的时候。金瓯满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嗖嗖,不是天凉好个秋,却是猫儿,落入桂花丛中,一盏明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咖啡 一如日常,在矮桌上放着黄油炒蛋、面包和咖啡。坐下,拿起杯子,尝了一口。发现味道有些不同。我问父亲:“是不是换...
    Zerohated阅读 1,404评论 0 2
  • 夜深了,我有些睡不着,不知为何?今日老友的一番话似乎一下子点醒了我。我确乎有些心思太杂,什么都想捞点,到了,什么都...
    长安牛马走阅读 936评论 0 0
  • 似水流年、韶华不改,双手捂住的青春,顷刻间,交付给过去。物华冉冉一个春、一个秋,春风暖,秋风凉,春风吹又生,...
    半暖时光__阅读 3,693评论 0 0
  • “人生足音,轮回百世,最初它杂沓不安,响之不捷,人只得继续走,找不着尽头。逐渐模糊而遥远,终似润物细雨,终静寂无声...
    婷下来思考阅读 2,498评论 0 0
  • 初春的夜晚,天气还有点寒冷,夜空中微微闪耀着几颗星。 还书的日期一拖再拖,直至拖到了今天下午,上完了心理课,拿着那...
    青衿子宁阅读 1,14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