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受损,受如持虚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之三。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在烦劳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就会形成亢阳外越,最终导致阴精耗竭。如果这种现象积累到了夏天,就会发生煎厥病。

这种病病情危急,主要症状是:眼睛灰蒙蒙看不清东西,耳朵闭塞听不见声音,就像水决堤了水流不可遏制一样,病情也难以控制。

在发怒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就和形隔绝了,血就会淤积在头部,就会发生薄厥病。

阳气受伤之后,如果伤害到筋骨,肌肉就会受不到约束,就会变得松弛,机体就不能活动自由,严重的话还可能发生瘫痪。

阳气受伤之后,人体阳气虚,气不能在周身流动时,就可能半身无汗,半身有汗,以后可能发生半身不遂病。

阳气受伤了,汗出后,容易受到湿邪侵袭,就会生出痤疮。吃肥肉精米太多,就容易生出疔疮。发病就像拿着空的器皿盛放东西一样容易。

劳动以后出汗吹到风,寒气吹到皮肤,就会发生粉刺,淤积久了,就会成为疮疖。这都是阳气受损的结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素问-生气通天论第三》里,用了大量的篇幅论述了人体的“阳气”。我个人对此概括总结认为:于生理方面,“阳气”是人体...
    野之老阅读 4,768评论 0 0
  • 【本章要点】 一、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有着密切关系,这是“天人相应”的观点,为全篇的中心思想。 二、指出人身阳气的...
    钱江潮369阅读 3,836评论 0 2
  •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其...
    荆建梅阅读 2,976评论 0 1
  • 【原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
    天格团阅读 1,137评论 0 1
  • 生气通天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
    流年化蝶阅读 3,938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