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有幸在合肥少儿艺术学校聆听杭州特级老师汤谨执教的一节习作课。汤老师的习作课很特别,带孩子们“玩”,在玩的过程中激发孩子说,孩子在她的引导下,都很会表达,也很喜欢表达。最后由说到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当然,最喜欢的还是她的关于习作的微讲座—童本取向,思趣写作。她和她的团队,在习作这一块做了很多的探索和研究,在讲座中分享她们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收获,总结出的阅读策略很有价值,很实用,很值得学习与借鉴。一上午的学习,有思考,有收获。






在饭点前终于赶回学校了,小丫头已安排好自己的午饭,和小伙伴们坐一起边吃边聊天,很“嗨皮”。吃过午饭,两人习惯性一人拿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双双懒懒地趴在床上,各自欣赏自己喜欢的文章。今天的这篇文章,让我深思半天,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我该如何适时恰当地给予孩子激励呢?我想这里面有大学问,我要好好思考。

下午孩子们刚进校园,毛佳怡同学就来搬课堂作业本了。进门时我正在切橙子给我家小同学吃。来,请你吃一块,我选一块漂亮点的亲手拿给她,跟她说吃吧,吃完再搬本子回班级。一溜烟,人跑了。第一节下课,汪童幻海凑到我跟前,轻声地问:“老师,毛佳怡说你给她吃的那个橘子好甜,我平时不喜欢吃橘子,因为它好酸,但那种甜甜的我喜欢吃。”跟我一起去办公室吧,看可有了?咦,她好开心呀,笑眯眯地跟我走了。
还有两块甜的,我没舍得吃,准备留给我家小同学放学吃。来,请你吃一块,尝尝可甜?这次好好叮嘱一句,在办公室吃完再回班,免得引一群人过来我就“尴尬”了,因为没了。这时黄紫欣刚好过来换表扬信,眼睛直溜溜地看着汪童幻海,因为汪同学正有滋有味地吃着“甜橘子”呢,好吧,还剩一块给你(黄紫欣)吧。
下午第一节下课,“分橙子”的空隙还是被几位同学“抓”到,要换表扬信和积分卡,真是没来得及喝一口水,上课铃声又响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