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不识庐山真面目——读《中国的经济制度》

经济思想史老师极为推崇张五常先生,于是我暑假里买了张五常先生好多书。《经济解释》有四卷,其中第四卷是学期里看了前三章,第二卷也看过四章,张老的经济学没有大片数学公式,有的是一个个故事,因而极其对我的胃口。可以说,原本抗拒经济学的我喜欢上经济学就是看了张老的书。

张老的学术地位主要在制度经济学这块,《制度的选择》自成一派。我最羡慕的就是他们这样的大家,可以和同样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成为朋友,那个只在教科书上出现过的科斯,那个在历史书上出现过的马歇尔,还有那个写教科书的弗里德曼,一个个曾站在诺贝尔奖的讲台上,也曾和张老谈笑风生。羡慕,真羡慕。

《中国的经济制度》是张老应科斯的要求写的,2007年完成,至今已经10年了。那是写给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献礼,也是对十年后的今天的预测。我站在历史的时间线上,从今天回头看,看改革开放走过的四十年,看十年前这本不厚的书。

书只需要1小时就能看完,当然,里面有些术语有些理论只是一知半解。但是这不影响大体理解。我想,在美国做学问的张老研究中国经济有一个优势同时也是他的劣势:他身处中国大环境之外,他可以从外面整体地看中国经济发展,同样的,他缺少对中国经济的切身感受。他可以把政治考量从经济制度上剥离下来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经验,也因此不能解释后来的制度变化——他的理论里,2008年转型的阵痛是无意义的,转型导致更多的失业,算是一种倒退。十年后的今天,如果他再写中国的经济制度,也许不会这样说。

改革开放的关键在于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使用权的重新定义使得私有产权得以建立,于是市价这个唯一不会导致租值消散的竞争准则逐渐得到重视以至于今天矫枉过正的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明码标价。无论如何,这是一大进步,减少了租值消散,降低了交易成本,社会效率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接着,县级单位的经济权力增大,县际竞争增强,经济效率进一步提高。我记得早几年听说过招商引资的,家乡的招商引资做得不是太好,有几个项目到一半就没有人来投资了,于是大片的土地荒废。但是做得好的县,在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加持下,土地成本早就赚回来了,他们可以给投资者更好的环境,良性循环下,这个县发展得会更好。

县际竞争的产生用张老的解释是弹性政策——县追求本地利益最大化而选择性地或者说从有利于本地的角度解释和落实中央的政策。实际上不就是对中央政策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吗?有时候从政治上看是不好的,从经济上看却是件好事了。

我跟爸爸讨论这个问题,爸爸就说改革开放有点太唯经济论,忽视了意识形态等等的建设。有道理,但是对张老来说这意识形态并不在他的研究范围内,他身在美国,不受到大陆意识形态的影响,也体会不到这三十年人们思想上的变化,实际上他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是人们的收入而不是思想。其实大家都没错。经济学家是把主观的东西剔除掉,研究客观的世界。不然都混在一起了要怎么研究呀。

看完《中国的经济制度》,中国这个庞然大物从十几亿人口的贫穷国家变成屹立世界东方的经济大国仅仅用了三十年,真是说不出的感慨。我明明是九零后,却还是能感受到从小到大社会的变化——仅仅从手机和电脑的更新换代就可见一斑。这是伟大的成就,这要归功于经济制度的变化,我想我确实更好地理解了当时学历史的时候对改革开放这段历史的评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小女孩因为不喜欢吃鸡蛋,每次都把鸡蛋让给好朋友,刚开始朋友会表示感谢,渐渐地便习惯了,...
    一九九五年古董姑娘阅读 2,996评论 0 2
  • 上阙:昼晚笛吹奏,人走卿离留。诗忘谱亦遗,情淡缘浅愁。笑饮樽酒,笑饮樽酒。沧桑谁待我?午夜吟个休。 下阙:奈何本无...
    木土有阿杜阅读 286评论 1 1
  • 丽人雅俏卫生棉条(雅俏品牌董事桃子V:tao860414)它是丽人集团旗下17年5月正式对外发布的一款女性...
    Averil1阅读 971评论 0 1
  • 今天单位开会,通报近期被查处的原市领导们的处分,以及他们手写的忏悔书。 忏悔书里经常会出现一句:感谢组织对我的帮助...
    乌卓阅读 447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