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大管理---健康管理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四大管理,分别是:健康管理、知识管理、情绪管理、形象管理。

1

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一个人的成就,来自于工作之余的时间。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时间管理。

其中谈到在工作以外的时间,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关注人生的四大管理。

开篇我们要先讲到的是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作为人生四大管理的基石,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很多人认为,年轻的时候就是拿命换钱,年老的时候,是拿钱来续命。

这种观点我个人认为十分可笑。

在最健康的时候,拿健康来换取任何东西,都是不值得的。

为什么这么讲?

这个世界上,相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所有的资源都是无限的,只有时间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当然,这里的“时间资源”指的是能够被有效利用的。

石油、水、土地一类的资源,单一的个体是不可能消耗完的,因此是相对无限的。

金钱等资源,是可以通过时间资源换取的,因此只要有时间,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金钱,所以金钱也是相对无限的。

只有时间,每个人类个体总会遇到时间资源的边界。

一旦你认识到时间是一种资源,就能够理解人生四大管理的核心含义了。

健康管理,更大概率的“创造”时间资源;

知识管理,把有限的时间资源置换为溢价更高的其它资源;

情绪管理,在有限的时间资源中,创造性价比更高的时间资源;

形象管理,获取他人的关注,占领他人的心智,也就是争夺他人的时间资源。

所以你看,一切与时间有关。

在四大管理之中,有且只有健康管理,能够大概率的延长生命,也就是“创造”时间资源。

因此,健康管理理应被称为四大管理之首。

2

什么是健康管理?

想要搞清楚这个认知,就要先搞清“健康”的定义。

WHO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是: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完好状态。

同时,WHO还给健康列举了十条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安排生活,胜任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

8、牙齿洁净,无龋齿;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看着这十条,心都碎了。

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没人能“十全十美”。

既然如此,我们应当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呢?


3

健康管理的本质,在于自律和坚持。

等一下,这篇文章不是鸡汤,所以不用急着离开。

为什么说四大管理与时间管理息息相关?

因为这四大管理即为我们创造时间效益,也需要消耗时间成本去管理和维护。

如果你把时间想象成“金钱货币”,那么健康管理就是你花钱买到的生产线,你需要花钱购买和维护的设备。

健康管理,是对个人价值的一种投资。

毕竟,任何工作,到头来,拼的都是体力。

所以,健康管理的第一步,是产生“管理健康”的意识。

有意识的管理健康,就是有意识的把工作之余的时间花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上。

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饮食、烟酒、运动、睡眠和情绪。

饮食结构上,通常我们需要对三餐、零食、饮料、烟酒进行一定的控制。

比如戒烟酒,低糖、低钠、低脂饮食,减少“深加工零食”的摄入——比如辣条。

液体中的糖分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升糖指数高得吓人,所以尽量不要喝含糖的饮料。

运动上,我们应当强化伸展、有氧运动,加入部分肌肉训练——比如撸铁。

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加睡眠的时间——比如11点之前上床睡觉。

优质的睡眠比长时间的睡眠更有用,因此我们要调节自己睡眠的质量,包括但不限于睡前轻音乐、热牛奶等等,方法很多,不一而足。

情绪的调节,也是健康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四大管理之一,我们单列出来谈,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此种形式坚持21天,你会收获精力充沛的工作和学习时间。

4

最后一小节,说个题外话,谈谈中西医之争——如果生病了,究竟按中医的方式来,还是西医的方式来?

前些时间,中西医经常在互联网上大战三百回合,彼此互不相让。

搞得网民各执一词,水火不容。

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此。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个事实,无论中医或是西医,目前为止谁都没法搞定的疾病依然存在,也没有哪种医学能让人长生不死永远健康。

既然如此,也就没有孰高孰低、孰优孰劣。

其次,中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

东方社会起源于农耕社会,关注天时,因为直接影响庄稼的生长和收成,所以自然会更加全局的看待问题;种庄稼时,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自然重视伦理和道德,重视情、义。

西方社会起源于游猎和贸易,时机比时间重要,所以沟通更加简单直接,自然更重视个人和竞争,重视利益和法律,重视逻辑和实证。

中医起源于农耕社会。大家伙面朝黄土背朝天,自然脊梁热、胸口凉,所以阴阳有平衡;哪里疼了,随手捞起一块石头用尖端按一按,自然有穴位、有砭石针灸;眼看春天庄稼生出来,秋天有收成,自然想到人和庄稼一样,天人合一。

由于聊天多,传播快,因此更强调经验。

西医起源于西方哲学,而西方哲学讲的就是对于真理、对神的追求。所以自然想要看看人体究竟如何,与神有何差异,于是自然有了解剖,有了对肌体更细致的研究。同时,也推翻了最早的四体液理论。

由于重视实证,因此凡事讲临床实验、讲数据、讲文献出处。

这就导致了两种医学对于认知的不协调性。

中医讲的经验,西医说你没证据,是伪科学。

西医讲的解剖生理、组织胚胎、生物化学,中医却说你治标不治本,治病不防病。

实际上,存在即合理。

中西医发展时间超过了每一个人类个体的寿命,它们见证了人类对于生命的探索和对于健康的追求。

中医在近年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体系过多,没有统一标准;二是因为中药材掺假、种植时间过短、炮制方式等诸多问题,导致方灵药不灵,治疗效果变差。

我相信,如果中医如果能够统一学派,统一学术理论体系,加强对原料和炮制工艺的管控,一定会有更加长足的发展。

最后,如果生病了,究竟信中医还是信西医?

我想说:作为非专业人士,听从专业人士的诊疗和指导,相信他们的专业。不论中医还是西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