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究竟是如椽巨笔的军事著作,还是难以实现的盲目画饼?

引言

公元前207年,一个27岁的年轻人从南阳隆中的草庐中缓缓走出,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竟然成功预见了历史,“未出隆中而已知天下三分”,这是后人对他的评价,而这一切的评价都来自于他那篇著名的《隆中对》,在隆中草庐之间,诸葛亮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准确分析了当今天下的政治形势,展现了其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非凡智慧。

  而在历史上关于《隆中对》的争议也从未中断,有人说这是中国古代军事战略案例的典范,具有较高的军事战略价值;也有人说这是诸葛亮过于美好的设想,其中不乏空想的成分,最后也没能实现,只能偏安一隅,二世而亡。我们后人又应该如何去评价《隆中对》里的战略思想呢?下面就让我们深入的剖析隆中对策,从历史的斑驳画卷中寻找答案。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在谈隆中对之前,我们先做这样一个假想: 建安十二年(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拜谒诸葛亮居所,当他向诸葛亮请教...
    大昕鼓徵阅读 957评论 0 1
  • 一、滨江献策,诸葛亮与刘备相交 本篇接上文《隆中对,诸葛亮的单相思》。 历史上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是不存在的...
    青风若凡阅读 1,012评论 10 14
  • 对于《隆中对》,看过三国的人都很熟悉,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给刘备上的一课,结果《隆中对》一出,奠定了天下三...
    jc一蓑烟雨阅读 1,264评论 2 13
  • 【魏晋】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
    紫雁东来阅读 608评论 0 4
  • 作者微信公众号:学姐考编 (更多一等奖试讲稿) 大屏幕展示: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展示“三顾茅庐”的画面。 刘备...
    学姐考编阅读 42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