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解剖学4-3. 腕关节的环转运动

《功能解剖学》读书笔记之【3. 腕关节的环转运动】

图4-10~图4-13

腕部的环转运动被定义为屈曲-伸展运动和尺偏-桡偏运动的结合。因此它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在腕关节的2个轴上同时进行的单一运动。

在进行最大环转运动时,手部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形成了一个圆锥形的表面,被称为环转圆锥体(图4-10),它的顶点O是腕关节的中心,底边在图示中由点F、R、E、C等表示,其运动轨迹是手部进行最大环转运动时中指指尖的运动轨迹。

这个圆锥是不规则的,并且底边不是圆形,因为构成环转运动的各个基本运动本身就不是与前臂OO'轴对称的。环转运动在矢状面FOE的运动范围最大,而在冠状面ROC的运动范围最小,环转运动所形成的圆锥是扁平的,它的基底是椭圆形,其长轴FE位于前后方向。

由于尺偏幅度较大,使得基底椭圆是向内侧歪曲的(图4-12),因此,环转圆锥的中轴OA并不和OO'完全重合而是位于它的尺侧边缘,并与尺侧形成15°的角度。另外,腕部尺偏15°的位置是控制尺偏的运动肌群的平衡位置,因此,这个位置是腕关节功能位置的重要组成之一。

除了上述环转运动所形成的椭圆基底外(图4-11),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如下情况:

※圆锥的冠状面(图4-12),包括尺偏位(C)和外展位(R)和环转运动的圆锥轴OA。

※圆锥的矢状面(图4-13),包括屈曲位(F)和伸展位(E)。

因为腕关节在旋前时的可动域相比旋后位时更小,因此旋前位时环转运动所形成的圆锥(轨迹)开口较小。尽管如此,由于旋前和旋后的联合运动,环转运动所形成的圆锥"扁平化"形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所以手部可以在任意位置形成160°-170°的圆锥。

此外,如其他双轴关节所具有的典型运动一样,即双轴关节一般有2个自由活动度(参见后文的小多角骨-掌骨关节),在这些运动轴上同时发生或者相继发生的运动会引起关节的自发旋转,即MacConaill联合旋转,该类旋转是围绕可动部分(如手部)的长轴所进行的。结果,手的掌面相对于前臂的前表面呈倾斜状,这一现象仅在腕关节呈伸展-尺偏和屈曲-桡偏运动运动时才清晰地显现出来。在拇指参与的情况下,这个现象的功能意义是不同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