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13】双十一大战的关键:有温度的文案

文/Nichole  营销/公关

今天出去了一趟,就在双井广渠门外大街短短的不到1公里的街边,看到了不同的公交站广告牌:京东挨着天猫,天猫挨着苏宁,还有乱入的小米和梁朝伟。

正如前面上一篇次提到的,墨攻做的研究如出一辙,天猫主打全球狂欢,京东主打好物低价,苏宁云商主打穿越双十一。

无独有偶,经过1号线到10号线的通道两边,铺满了红彤彤的极具天猫特色的广告,没错,天猫不仅花大钱给自己做广告,同时还不忘捎上了他的壕友们(支持天猫大促的品牌)。

外行看热闹,所以我们看文案。

墨攻小伙伴也在为我们的壕客户爸爸们准备着各类事件营销活动营销海报营销...所以今天也聊聊有温度的文案吧。

在一个文案课堂上,一位老师让学生用「花」和「春天」这两个词造一个句子。

那还不容易,就是小学的语文题而已:

春天到了,花儿开了

五彩的花装饰了整个春天

春天花会开,鸟儿它在等待

……

全场同学造的句子,基本都是大同小异,都是这样的。

老师在点评时,突然问,「花是一个多义词,大家造句只把它当成了名词,而没有一位同学把它作为动词,是为什么呢?」

是啊!花也可以是动词、姓氏,比如花钱,花时间,花千骨。

为什么全场造句的同学,都没有一个人这样用呢?

因为把「花」和「春天」放在了一起,所以就会产生了一个特定的情景,以为是春天里的花。

再举个例子,同样是苹果,和不同的词放在一起,理解也会很不同:

和香蕉放在一起,它是一种水果;

和小米放在一起,它是一种手机;

和谷歌放在一起,它是一个公司;

和亚当放在一起,它是一种禁果;

和范冰冰放在一起,它是部羞羞电影;

和可口可乐放在一起,它是一个品牌;

和筷子兄弟放在一起,它是一首歌曲;

和thinkpad放在一起,它是一种电脑。

所以,得出一个重要的道理:

在不同的情景下,同一个人,对同一个讯息的理解是可以不一样的。

这意味着,我们除了要注意营造情景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消费者对情景的理解。

看点干货,自己悟吧!

京东的有话说---

我叫高莹,我对11.11有话说
如果那天不去买买买
总觉得亏欠了自己
但往往
下单狂欢货到后悔
这一次认真购物买点好的
今年11.11我只上京东
京东有话说



天猫


京东
京东快递
京东快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