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姐
(小小说)
三姐可是个人尖儿,73岁了,能吃能睡能做饭能旅游,现在又多一条玩手机。
她不顾老伴的反对,先是让儿子帮忙在网上注册了银行账号,先打了三百元,试试会不会被骗,而后她学会了网上交水电费煤气费,还给自己买了治腿疼的艾灸药包,给老伴买了戒烟茶。
其实三姐是个极抠门极不舍得花钱的人。三姐会过日子主要是,从小姊妹八个,她排行五姐妹的老三,12岁没了父亲,可想而知母亲和八个子女的日子。
为了接省,她烙油饼蒸蒸馍,包包子,样样精通。老头子一辈子没有吃过外面的馒头。自打儿子娶了媳妇,年轻人的作派向她发出了挑战,结婚十二年了媳妇不会做饭,她要不做饭,媳妇儿子孙子都得吃外卖。外卖,快餐呗,她真心疼儿子孙子孙女啊,为此她找到亲家母,说:你真会教育闺女。
还有一件事,她认为再讲究的人有个十双八双鞋就足了,那天她在儿子家阳台上看到了儿媳整整一面墙的满柜子的鞋,地下还有几双没掏出盒子的新鞋,她愤愤地说“两辈子也穿不完哪!你这个败家的媳妇哟,你是过日子是开百货商店!”
三姐过日子仔细的不能再仔细,去马来西亚香港泰国旅游,是炕了很多张煎饼,买了一百元新疆人打的馕,一路背来背去一直到旅游结束,吃饭消费达到了零纪录。
再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三姐家出门就是公交站,做一站下车有个公厕,七十岁老人坐车免票,她为了省家里厕所的自来水,无论刮风下雨坐公交上厕所已经三年了。这在公交司机那里都不是新闻了,天下人都知道。
三姐那天晚上突然头疼的要命了,夜里12点,老伴给儿子打电话急救送到医院。医生说是高血压引起脑出血,再晚十分钟后果就不堪设想。
输了液好多了,刚清醒点儿,她第一件事看看费用单,这一看气不打一处来:床位费,三人间,每个床位20元,可我住的四人间啊,为什么不减钱?空调?这啥时开过空调啊,每天10元?太亏了,什么小牛血清蛋白一支100多元,你这是啥贵你给我用啥啊,再一看住院三天的费用已经5000多元。
三姐心疼得受不了,护士来了,她说:你们床位费不合理,四人按三人收,给我的药都是贵的。护士笑着说奶奶,这不是患者多吗,还有,这药都是您必须用的。
笑容可掬的护士让三姐不好发火,她没好气地对护士说“帮忙把空调开开”
“奶奶,你热吗?”
“我心急”
空调开了,得到另一个病友的支持,“掏着钱不开白不开”,三姐没说话心里也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十月这天气,空调的凉气不怎么舒服,三姐和另一个老人都缩到了被子里了。
儿子小勇来了,看见被子里蒙着头的母亲,他嚇了一跳以为妈妈又不舒服了,“妈——你怎么了?”三姐刚一露头,就“阿嚏——阿嚏——”地打个不停。
儿子感觉不对,侧头一看“空调怎么开着呢?你们不怕感冒吗?”他赶紧关了。
“这医院人员也太粗心了,都是心血管的毛病哪能这样挨冻呢?”儿子埋怨着。
“是我让开的!”三姐说。
“为啥,在家三伏天你都不舍得开,现在不热你反倒要开空调,挺沾光的是吧?”儿子有点嘲弄她。
“这不开,也收费,我凭啥不开?”
“妈,那才几个钱,你病了要花多少钱,还有病了受罪的是你不是?”
三姐自知理亏,不说话了。她见儿子又买了牛奶,水果,她又心疼起钱来了“你这不是浪费钱,我能吃完吗?”。
儿子撂下一句话走了“给别人花钱你不舍得,给你花钱也不舍得,不用你掏钱你还不舍得,真不知道你咋想的。”
下午,隔壁病房来了一个老人,干瘦,好像走路都没力气,其实她还没三姐大,刚过了七十。
听查房的医生说,老太太挺不容易的,养了三个儿子都成了家,孙子孙女们也都带大了。她不舒服已经很多天了,几乎不能走路了,可儿子们就领着她去村卫生室包几片药吃吃,她想到城里大医院看看,儿子们都说没钱。这几天实在不行了,她自己偷偷跑到城里找到在工地值班的老伴,这才来到了医院。
医生很遗憾地说“送来的太晚了,老太太是脑梗,偏瘫的状态在所难免了!”
三姐听着忍不住说“儿子们都是憨子,爹妈能养活一群儿女,一群儿女养不了一个娘?!”
三姐上午的吊针刚一打完,她折身起来,提起儿子送来的一箱牛奶,又拎起亲家母送来的火腿肠,顺手又掂了一兜苹果,朝隔壁那个儿子没钱给娘看病的老妹子那里去,顺便又从口袋里摸出了一张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