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学生在学校吃什么?接受怎样的饮食教育?

文 | 栗子在霓虹

图 | 来源网络

六一快乐~

愿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成长。

今天来和大家聊一聊日本的校餐,

日语是给食(きゅうしょく)。

在我了解了日本的给食制度之后,

觉得日本这块做的很好,很关注孩子的成长。

今天就带大家看看日本的小学生吃什么,怎么吃。

01.关于日本的给食制度

在日本,凡是提供义务教育的中小学,都要供餐。(各个自治体可能稍有不同)

1889年(明治22年),在山形县私立忠爱小学为学生免费提供午餐,被认为是日本给食制度的源头。

不过那时物资匮乏,提供的午餐不是特别丰盛。

饭团,鲑鱼,腌菜(来源网络/侵删)  

1954年(昭和29年),日本颁布了《学校给食法》!

竟然还有法律规定,我以前真的不知道。

给食法规定的通过给食实现的教育目标。如下:

提供儿童能摄取适当的营养,促进儿童健康;

加深孩子对日常生活中的饮食的正确理解,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丰富校园生活,培养社交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孩子对敬畏自然,尊重生命,让孩子知道感恩自然的恩惠;

让孩子懂得尊重劳动成果;

加深孩子对我国及各个区域的优秀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

引导孩子正确理解食品的生产,流通,及消费。

我看很多学校也是按照这个标准去做的。接着看下面。

02.关于营养

有专业的营养师配餐

给食食谱一般会由营养师根绝营养标准来配。

为了保证营养均衡,一个月食谱几乎不重样。

但一定不会少的一样就是牛奶。其次是水果。

给食四连拍(来源网络/侵删)  


也会根据季节的不同,提供时令餐谱。

并且会将食谱公布,发给家长。

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学生在家庭和学校能摄取不一样的营养。

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孩子对给食里的食物没有过敏史。

对某种食物过敏的话,学校允许带便当。

随便举个例子(来源网络/侵删)

03.关于给食安全问题

规定严格

所有人必须戴餐帽,口罩,手套,穿工作服。

这个是基本。

肉类,鱼类,水果类,蔬菜类,使用的刀具和案板必须分开。

做饭时使用的流水台和洗给食后的餐盘的流水台必须分开。

并且必须留样,并在零下20摄氏度保存两周。

04.关于“食育”

让孩子参与其中

前面也提到了,《学校给食法》要是实现的目标,

不仅是提供营养好吃的午餐,

更要让孩子懂得尊重自然,尊重劳动,培养团队合作力。

很多中小学校有自己的农园。

让孩子参与植物的种植和收获。

这些收货的食材会出现在他们的午餐中。

图为某小学的孩子们的劳动场景(来源网络/侵删)

最让我佩服的是吃给食的过程。

班里同学会轮流当给食值日生。

下课后,其他同学坐在位子上,

值日生戴口罩,餐帽,穿好白色卫生服。

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领当日的午餐。

值日生取回午餐(来源网络/侵删)


然后由值日生将午餐分发给同学们。

值日生当“食堂阿姨”(来源网络/侵删)


在说“いただきます”开始吃饭之前,

值日生会告诉大家今日食材来自哪里,

让大家感谢自然,感谢勤劳。(大概类似的话)

饭后值日生负责收拾。

喝完的牛奶盒要拆开,洗净。

后续还要晾干,然后才能回收。

晾干


捆好回收


饭后大家一起刷牙。

饭后刷牙(来源网络/侵删)


至此整个吃给食的过程才算结束。

我觉得这些教育对小孩子来说很重要,

既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能让小孩子知道食物来之不易。

日本的校餐不仅营养健康,而且安全。

注重食育这一点也让我很佩服。

希望国内的学校也能更关注孩子的成长。

每周更新一篇,欢迎关注栗子在霓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