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更要识己


文|一樽江月

01

哲学上有三个人生终极问题:

我是谁?
我从何而来?
我要去何方?

《西游记》中,唐僧师父在取经途中围绕这三个问题做了至少24次自我介绍:

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奉唐王之命前往西天拜佛求经。

人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即将面临毕业,经常会被人问起,想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啊?在学校做老师还是准备考公务员呢?留目前城市还是回老家发展呢?

说来自己也觉得可笑,一年之前,我连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都不知道。

我是什么样的人?

说不出来。就是这样的人吧。和其它这样那样的人无从区分。

前两天和小朋友玩拼图,最大的感受是最难拼的部分往往是和其它不规则图形区分度不大的图形,需要不停的尝试,失败,换一个再尝试……

我想对于在人群中毫无区分度的自己来说,找到自己属于自己的位置,同样的也会比别的人要困难。

这一两年网上技能培训课程尤为火爆,写作、演讲、摄影、手账、PPT等等。

虽然社会上不断呼吁全能型人才,各种斜杠青年也确实足以成为我们的榜样。但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具有了一定的辨识度。

头衔、标签越多自然代表一个人能力越多,这样再好不过。但如果想要和别人不同,至少有一样比别人做的优秀。这样才会更容易脱颖而出。

而我也不过是万千众人之间的一粒微尘。

02

我说不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样的优点,什么样的性格。有时候会特别自己自信,有时候又会特别自卑。


影子是心中的另一个自己

但是在别人眼里看的很明白,很清楚。

前几天做了一个简单的性格测试,仅凭18道题,一位好友就很快的说出我属于DISC性格中的S性格。


DISC矩阵

同样的,如果同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自己则会分析的头头是道,可如果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感觉天简直要塌了。最典型的例子:失恋。

所以人很多时候需要跳出来,利用元认知能力重新认识自己。

03

为什么要认识自己?如何认识自己?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很难得了。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 「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说:“很好,很好。第四句话:「把自己当成自己」。 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的经历。”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1、「把自己当成别人」是「无我」
2、「把别人当成自己」是「慈悲」
3、「把别人当成别人」是「智慧」
4、「把自己当成自己」是前三者圆满之后才能体会与实现吧!

所以需要我用这辈子去经历。

认识自己,是为了活的更好更快乐。
活的更好更快乐,需要我明白上面所说的四点。这样才不会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迷失方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再遇见季然是在b市的机场,公司要我去s市出差,机场门口碰到他,他叫了我的名字,熟悉又陌生,我看着他,一时僵住不...
    凤新鲜2015阅读 3,783评论 0 2
  • 这种时候要是能回答得再好听点就好了 此时我往往很讨厌自己的不善言谈。 跟别人互相理解是很难的,不过对谁来说都一样。...
    心不尘封阅读 4,332评论 0 0
  • 冬日的阳光清寂 寒冷催赶着路上的风衣 枯叶与纸屑飘起 逝去的时光像撕碎的日记 心情 时而清澈,时而混浊 只是再难起...
    梦里不知身是客MK阅读 1,521评论 0 0
  • 身体各种不适,疲倦、乏累却了无睡意。 辰宝憨憨的睡着,窗外星光寥寥,静的只能听到冰箱工作的响声。 一直看着手中的手...
    小于老师阅读 1,404评论 1 0
  • ——评《无理之人》 年前看完伍迪·艾伦的新片《无理之人》,大感老头功力不减,一如既往地大段台词,一如既往地绕来绕去...
    苏横阅读 3,907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