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学习方法,可在我看来,也只需要两个字便足以总结并概括出所有学习方法的核心,即“重复”。
亦如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似乎,我还能回想起,在学校读书时,起初的我在学习一篇古文时,总是感觉这篇古文异常的晦涩难懂。可当我重复朗读了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之后,我却觉得,我不但领会了这篇文章的主旨,而且还能强烈的感觉到这篇文章,似乎一下子变的简单起来了。不仅如此,似乎从这篇文章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新的内容,一些我在此之前,从没有注意到的内容。
这就有点像是,于一本真正的好书来说,似乎,每当我们再读一遍时,都能从中发现一些在此之前,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内容,一些让我们感觉新颖的内容。
也许“常读常新”便是如此吧,“历久弥新”也便是如此吧。
这不禁让我产生些许疑惑,“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神奇的现象呢?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历久弥新的感觉呢?我们明明只字不差的阅读了那本书呀,可为什么再一次阅读它的时候,我们依然会发现新的内容呢?”
其实,仔细想来,这也不难理解,因为,虽然书还是同一本书,内容还是同样的内容,但是我们却不一样了。也即,如今的我们的认知与过去的我们的认知,已然不一样了。所以,好像再用“重复”来定义“学习”,来概括“学习”的本质已经有些不恰当了。准确来说,看似我们在“重复”着学习,实际我们是在“迭代”着学习。
在经过了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之后,我们阅读理解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所以,这便导致了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方式已然与过去的我们不一样了。也许,一些曾经我们坚定不移的观点,如今早已将其更新,替换,甚至从我们的大脑操作系统中删除了。
回顾我从小到大读过的教科书,我发现,似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每一本教科书都是有许多个章节构成的,而每个章节之中又都有若干个核心概念。所以,本质上来说,我所学习的内容,无非是一个又一个概念而已,比如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怎么使用?怎么用是对的,怎么用又是错的?这个概念与另外一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等等等等。
可惜,当年的我由于年幼无知,由于认知所限,所以,我领会不到教科书的核心,亦领会不到学习内容的核心。
所以有时,当我给身边读书的小伙伴以学习建议时,我常常会说:“在新学期开始前,你只需要把每个章节的概念牢记于心,便能在学习过程中游刃有余。因为,打一开始你就掌握了学习内容的核心,所以,只要老师讲解到那一部分时,你肯定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这就有点像是,你已然对自己的名字十分熟悉一样,所以,即便在极其嘈杂的环境中,只要有人叫出你的名字,你总能集中注意力去观察,去聆听。进而,你将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