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有时也是一种添堵


01

最近一期作家刘震云去了《朗读者》。

这个作家,真有点异于常人但是不得不说这个作家真的很有趣。有人说好看的人很多,有趣的灵魂却很少。还有人说,有趣是一个人永远刷不爆的信用卡。这样看来,刘震云还真是那个富有而稀有的物种。

在整个和刘震云对话的过程,感觉董卿整个人都要笑岔气了。首先,对自己的女儿,他一直称之为“雨霖导演”,自己的女儿也一直称呼自己为刘老师,看着仿佛就是没有温度的父女关系,没想到刘震云竟说--我觉得嘘寒问暖基本上都是废话。我特别喜欢跟两分钟之内能搞定事的人打交道。

看似冷冰冰的父女关系,其实他的父爱是另一种层次的表达:不嘘寒问暖,谈的也不仅仅是工作,谈的是做事情背后的道理。还有出门前不像关照的关照。

整个寒暄过程中,刘震云一直是惜字如金。董卿问,他答,一字不多。观众们能感受到不仅是他的精简、有趣还有他的坦诚。

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奠定了其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色。就如节目中,他朗读的自己的作品《一句顶一万句》,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理解的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都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但是文章中的老汪却说那恰恰是圣人伤心。因为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这时远方来的人反而成了添堵。而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也未必就是朋友。

这样的理解,果真独辟蹊径也发人深省。


02

当身边没有朋友,我们才那么迫切地渴望有朋自远方来并为之欢呼雀跃。是吗?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很火的一句话,如果有来生,我不做你的红颜,不做你的知己,不做你的爱人,不做你的任何人。我宁愿做你的手机,那样的话你会每天都把我捧在你的手里,把我贴在你的脸上,把我放在你的唇边,我知道你的一切,了解你的所有,如果有一天你匆忙间把我忘在哪里了,你会着急的四处寻找。不是我粘着你,而是你离不开我!

网络便捷了我们的同时,也让我们疏远了身边人。难过时,我们通过网络连接希望得到远方网络另一端的慰藉。高兴时,我们发个朋友圈,发个说说,想要告诉别人自己有多快乐。不得不说,现在的亲人的团聚、朋友的聚会大都不过也是换一种方式、换个地点一群人在玩手机。

闻知有朋自远方来时,不惜打破日常生活规律,于是开始各种张罗,忙忙碌碌。接人、好吃好喝招呼、各种旅游景点游玩......然后数天过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恢复往日。期待下一次再相聚。

礼仪之交并非不妥,只是有时幸福和诗歌不一定都在远方。我们之所以会把感情寄托于远方的朋友,是出于一份信任。但并非,挚友只在远方。反倒是身边那些和你朝夕共处的人,更容易擦出相同的火花。有时,试着去发现身边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去融入他们,参与他们的圈子,不失为一种乐趣。

03

有次,在车上听售票员和司机谈起这样一个话题。

在乡下住习惯了的老人,如果被自己的孩子接到城市生活、享清福他们并不见得很快乐,而且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

普遍性的背后其实也并无道理。大城市紧张的生活节奏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还是大城市较为封闭的人际交往。各行各业的人,生活在一个相同的公寓小区,互不来往。关上门,各自为家,对老人而言,是最大的挑战。

在他们生活几十年熟悉的环境里,早已习惯东家走,李家跑地串门。唠唠嗑,拉个家长里短,日子不经意地就溜走。幸福和知足感一定程度上也被身边和谐的邻里影响着。

他们也许也会盼着远道而来的朋友,但其实更享受当下。

过好当下,感受身边的美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仅仅是高兴之事,可能也会添堵。


无戒21天日更训练  Day 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