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13)快乐是我自欺骗吗

今日笔记第十九章

当人类开始进入有史以来最和平的年代,大部分意识形态和政治纲领都引导人们追求幸福生活。

比如我们的社会,要上大部分人过上小康水平,有个幸福的生活。但是幸福快乐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为什么会感到幸福快乐?

1. 随着人类能力的提升,就是越幸福吗?——客观条件

常有人认为:历史不断演进,人类的能力也不断增强,我们一定比老祖宗们生活的幸福快乐。但是能力的提升真的给让生活过的好一点吗?这恐怕是有问题的。我们都知道农业革命后,农民的生活比采集者的生活更艰难,农民受困于营养不良、疾病和一亩三分地。所以说能力跟幸福不能完全成成比关系,并不是能力越强越幸福。

2. 快乐的计算方式——主观因素

如果快乐只受客观条件影响,比如财富、健康和社会关关系,要谈快乐的历史相对容易。问题是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中发现:

快乐并不在于任何像是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期望特别高,就算客观条件再怎么改善,你还是不会感到快乐。比如无论什么事情你总想拿第一,虽然第二名已经很不错的成绩了,但是就因为就没拿到第一,跟你的预期不符,你还是不会开心。

于是研究快乐这个东西变得复杂了。

3. 生物学家眼里的快乐——生化机制

社会学家在研究快乐的时候,考虑的主观幸福感。生物学家则不一样,他们认为,我们的心理和情感世界其实是经过数非成年演化的生化机制所形塑的。所有的心理状态并不是由外在因素来决定,而是由神经、神经元、突触和各种生化物质(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定。

人类演化的结果,就是不会太快乐也不会太痛苦,把快感当做奖赏。短暂的快乐之后就回来原来,并不会一直乐不可支下去。

4. 快乐是自我欺骗吗?

所谓的生命有意义,有价值就能得到快乐吗?

所谓的快乐,很可能只是让人个对意义的错觉和现行的集体错觉达成同步而已。

5. 了解自己

传统的宗教,比如佛教认为,快乐的关键在于追求真我,真正了解自己。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的感学、想法、好恶组成了自己。

但是他们没有意知到苦真正的来源不在于感受本身,而是对感受的追求。

小结:

这一章蛮有颠覆的,不论是生论机制也好,客观因素、主观态度,快乐是对人的见奖赏。每个人还是会不遗余力地追求快乐幸福,只是关于快乐的历史还不太清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童心原创文学,心动只是偶然∝ 站在80后的冒尖上,我和大部分的80后一样,有着典型的80后思维。闪婚闪离在80后...
    花开半夏又过半阅读 2,854评论 0 0
  • 肥妞一直是一个挺乐观的姑娘,只是身材有些圆润,脸也很圆,所以大家都叫她肥妞。肥妞今年二十八了,至今没有男朋友,...
    安若静儿阅读 3,532评论 0 1
  • 试用期内,留下来才是王道 文/宁国涛 作为上海一家大型外企的试用期员工,段沙与苏越合租了一个两居室。 苏越每天在公...
    宁让职场更给力阅读 4,427评论 43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