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书不一定有收获。要想有收获,在读书时一定要做笔记,否则,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做读书笔记的步骤:
第一步,看作者简介、摘要和目录,快速了解一本书的框架,越了解作者的经历背景往往越有助于你深入思考这本书的一些观点。
第二步,快速通读一遍。
第三步,看到启发性或者精彩的单元,马上停下来做记录。
写旁批,直接在书空白处写自己的想法;或者把给自己启发的要点的页码标注出来,写到书的扉页或者尾页,变成后续汇总的索引;直接拿出笔或者笔记本做摘录;用手绘的方式画出书中有价值内容的逻辑框图或思维导图。
第四步,对有感觉的书,记录了足够的素材,才考虑做读书笔记。
做读书笔记,可以直接一段段摘录精华,对特别有感触的内容加几句话点评,也可以针对书的内容、价值写书评,还可以写读书的心得,或者手画思维导图,还可以模仿作者的思维,写出类似的文章,或者尝试用作者的思维推导其他的现象。
读一本书并非全部读完才有收获,也可能读明白一段就可以有大的收获,这点特别适合我们碎片化的学习。另外,读书一定要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分析,总结和分享,这样才能真正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读书来改变我们的行为,把知识转化为我们自己的能力,这才是读书最大的价值。
要把读书转化为提升自己的必经之路,还可以进行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拆书。
拆书框架:
一背景介绍。大众普遍的问题,自己遇到的问题,作者的问题,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简介,书籍内容,类型,作者,顺便还可以提一下你对本书的整体感觉,用比较流畅的文字引出书中你觉得好的某个观点。
二知识点介绍。摘取原文片段,包括一些必须的概念,定义以及简化版的案例。作者讲了什么,你的理解,分析一下有什么利弊优劣,作者是如何解决的,给你带来什么启发。
三知识点应用。结合你自身列举一些你自己的案例,并写出用书中的观点,模式,方法,分析自己案例的过程。
回忆过去的经历,或者思考将会面临的此类问题;描述经历,问题;使用知识点分析你会遇到哪些问题,看看原文作者是如何解决的;把这一思考学习过程的心得分享出来。
四总结反思。
对于作者的观点,他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是否可以升级做得更好?
对于自己,以前为什么没处理好?你觉得以后可以在什么时候,哪些方面用到新学到的思考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