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周末的夜晚该有份从容,可突如其来的会议总打乱节奏——时间不可控,原本的计划被打断,事后还得抽时间补工作,怎么想都少了点圆满。
今晚的例会又推迟了半小时,广播响起时,我赶紧给学生布置好自习任务,攥着笔记本匆匆往会议室赶。会议时长依旧不短,却也藏着意外收获:除了明确待办的工作,我自己的心态也在悄悄转变。
作为班主任,我自认有爱心、有耐心,可总觉得缺了点管理的“智慧”,更谈不上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就像周五培训时秦望老师说的,教师在学校接受的多是学科知识培训,至于“怎么当班主任”,几乎所有人都是从零开始,要么靠后期摸索,要么凭经验积累。这话戳中了我——当好班主任,真的要下大功夫。我特别佩服学校里那些班级管理厉害的老师,他们的方法值得我好好学;而且我也明白,没有固化的管理模式,得跟着学生的特点、班级的情况灵活调整。
会议中途,手机震了一下,是杨奔妈妈发来的照片:照片里,学生们都在安安静静地学习。那一刻,心里突然暖融融的,满是感动。她总在我需要的时候带来惊喜,不仅为自己的孩子营造了好环境,也把这份安静送给了班里其他孩子。
其实这一周,家长们的成长和配合,处处都让我欣慰。周五晚上,佳燚妈妈因为我反馈的孩子在校表现,特意当着孩子的面给我打电话——她没有盲目相信孩子,而是选择和我一起面对。通话时我没多批评孩子,而是和家长一起引导他正视错误、规划以后,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啊。孩子犯错本就正常,重要的是有承认错误的勇气,有知错就改的品质,这样依然是好孩子。
还有宇龙妈妈,今天下午特意在微信上问我,孩子上课表现有没有好转——因为孩子说自己调整了作息,她没有只听孩子的话,而是主动来和我确认。这份清醒特别难得,我和她说明情况后,忍不住跟她道了谢,感谢她这么配合工作。
这周轮到我班家长“验菜”,煜辰妈妈和天赐妈妈早早就到了学校。只是今天送菜的时间比预计晚了点,她们直到五点二十左右才离开。下午在班里,我特意表扬了这两位家长:表扬她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更表扬她们认真负责的态度,还跟孩子们说“要向自己的妈妈学习”。说话时,我瞥见煜辰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原来家长的好样子,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除了家长,学生们的小进步也让我记在心里。之前陈主任布置了“留住秋天 拾秋入画”的手工任务,要求周日返校时每人交一幅落叶创意粘贴画,可最后交上来的作品寥寥无几。直到我问“谁做了手工”,梓宸突然举手大声说:“我!我做了两幅!”他跑过来把画递给我时,我真的眼前一亮——创意十足,做得特别好。我当场表扬了他,也发现他最近的变化:做事比以前有耐心多了,上次看他扫地,明明可以敷衍,他却非要做到最好。我相信,这份认真劲慢慢用到学习上,他一定会越来越棒。
还有艺凡,上周就跟我说,希望我能把她写进简里——大概在她心里,这是件特别开心的事。上周她打扫宿舍卫生时,蹲在地上用批灰铲一点点抠地上的垃圾,那股耐心让我惊讶。不管她最初是为了什么,能实实在在把事做好,就是进步。她还跟我提过想要“最佳劳动奖”,其实在看到她认真打扫的那一刻,我早就在心里悄悄为她颁发了这个奖。
往后的日子里,我想更认真地观察学生、观察家长,多把他们的好说出来、夸出来。我总觉得,只要我们一直这样互相支持、一起努力,我们的班级一定会越来越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