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煮酒,岁月如歌。在光阴的故事里,有多少触景生情的瞬间,一个转身,一个回头总会让你不经意地想起曾经那个熟悉的场景,记忆便会定格。终于才会明白,在这条叫做时光的路上,我们一路追赶,一直在寻找最美的风景,原来它就驻足在我们的心里。
干活回来,一推门,看着几个人围着桌上的一堆废纸,折的折,订的订。突然,想起来小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村子里三五成群的妇女,坐在大树底下,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粘着信封,那是她们闲暇之余挣外快的小生意,不知道她们能挣多少钱,只是记得隔壁奶奶会经常偷偷塞给我个信封说:“攒着,记得,以后长大了,出去了,就用咱们扎的信封往家里邮信啊!”
后来,真的长大了,真的出去上学了,真的给家里写信了!同学之前也常常通信往来,每有来信,总是小心翼翼地沿着信封一端,剪下一个极细的小条,细窄到能打开信封取出信纸即可;遇到封口粘得不太死,略可见一条小缝隙的,就用小刀沿封口插进去,轻轻挑开,取出信纸。我从不用手撕信封。每次写,信封和信纸上的字迹都特别认真。亲朋好友寄来的信也都会整齐的放在一个专门的小箱子里,到毕业的时候,满满一箱子的书信,却发现寄了这么多年的信始终没有用过隔壁奶奶给的信封。
前段时间看了好多期的《见字如面》,每每看到,总会被之前那些个书信中的情节所打动,然后,热泪盈眶!
现在的人追求高效,电话,微信三言两语,联络是方便了,但却没有了之前的那种情怀,没有了等待的那种迫切,与见字如见面的那种期待!那种满溢纸上的情感是现在“爱简捷”交流的人无法体会的!
今天的她们,为了变废为宝,把不用的废纸裁开,订成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小取样袋,却让我忆起了那个追信封的年代!主任说可不要小瞧这点不起眼的活,一年下来节约不少支出呢!她说她算了一笔账,我们每天所用50个左右取样袋,每一个报价大概0.1元,这样一年下来我们取样袋的费用就可以为公司节约不少钱。是呀!节约无小事。我默默地在袋子上写样品名称,取样地点……像当年填写信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