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远方,那是信仰的方向

你知道什么是信仰吗?


我在年少无知时,不懂得尊重神明。古鸡鸣寺作为南京地区,甚至全国有名的寺庙,香火鼎盛。香客往来频繁,节假日期间访客更是络绎不绝。常常以索取的姿态去古鸡鸣寺向佛祖祈求得到帮助,祈求平安,祈求姻缘,祈求功名,祈求富贵。

前几年在外公癌症期间,因为友人常说毗卢寺十分灵验,友人的小姨早年在南京逢考试必拜也必过,因为早有耳闻心想那就转投毗卢寺吧。后来,外公有段时间癌细胞没有扩散,身体状态好了起来,我大喜过望,没想到后来又迅速扩散直至去世。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不够忠诚,见庙就拜,菩萨觉得我不够诚心。外公癌症过世后的一天,午饭间聊天,和同事们聊天说起拜神的事情,有一同事说大约是我与此庙天生不合吧,所以才但求不灵的,这才慢慢把这件事情卸下心头,整个人都轻松起来了。

随后有一天我在读书时看到这句话:宗教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民众思想的。于是,我对宗教信仰一事彻底释然了,甚至觉得有些嗤笑的心态来看待众人和过去不断向佛祖祈求的自己。

再后来,我的心态开始慢慢变得平静下来,我开始审视自己为什么当初会信仰佛教这件事情?

此时,我已经有了信仰,而非宗教信仰。我开始明白,当初我之所以信佛教其实是一种期望和渴望能够解决问题的心态,宗教信仰让灵魂无处安放的民众们心灵有所寄托,让恐惧远离,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

只是,我们所求愿望实现,我们会认为祈求之事得到神明的应许,这种开心快乐是成双成倍的。相反,像我一般所求之事无一实现时,这种忐忑不安的心情会一直萦绕在心头,痛苦哀怨也是会被成双成倍的放大。

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信仰的力量是因为奶奶信基督教。奶奶幼时父母早亡,由两位堂兄照顾长大,只读过一两年书,无论是生活还是精神上都过的并不好。即便后来嫁入我们家,和大家族一起生活,内心深处依然戚戚然。胆小,害怕,因为没读过书对很多事情不理解,也就会反复念叨一些在我们看来真的非常微小得事情。长大以后,我曾怀疑她精神上其实有些问题的,是几乎可以确认的。的确也在前两年,医生确诊她是有焦虑症,至于原因我想就和她幼年的生活经历有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排解焦虑的方式和方法,不知道如何去解决焦虑,寻找心灵寄托其实是一件好事。

自我有记忆起,她在农闲时必去上新河的基督教堂做礼拜。在20年前,我们生活在农村,她已经是基督教的教众了,那时候去教堂并不方便,先要走一段长路,再去坐公交车,即便是现在在我看来,这段去做礼拜去教堂的路也委实长了些。

我曾经问奶奶,她们在教堂里都做些什么,她说他们会教她读书认字,教她唱诗歌,她的身边有一群基督教众,做礼拜结束后也会一起坐公交车回家,再各自分别回家。只要有空,路再远她都会去教堂。

宗教信仰给奶奶带了除家人关怀以外的精神关照,她的焦虑症状因此减轻,即便后来,搬迁到更远的地方去,她也能在农村找到志同道合的基督教众可以聊天,唱诗歌。就在此刻,我给爷爷打电话告知晚上要去探望他们,爷爷说奶奶明天(周四)要去做礼拜,今晚要把她从堂哥家里接回来。

人生短短几十年,很多人因为没有信仰一直生活在迷茫、担忧、恐惧、焦虑中,看不到人生尽头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也找不到前行的方向,在岁月的蹉跎中日复一日。

我没有太多的宗教信仰文化的了解,也曾很难理解书本里、电视剧里出现的某些国家地区的异教徒不能通婚这件事,相爱的两个人因为宗教信仰竟然不能在一起。

我也不知道宗教信仰到底可以让人狂热到什么地步,才会有难民进入德国欧洲等国家后发生许多不堪入目的事情。

但我相信,很多事物本来是中性的,是人心因为利益驱使而人为强行改变了它原本被创造的目的,也失去了原本的面貌。

昨晚,和朋友约会离开后时间尚早,决定一个人去看电影。《冈仁波齐》、尼玛扎堆这个有点特殊的电影剧名和主演名字吸引了我去看简介。

对于藏文化的了解,仅限于课本上的知识,限于旅游线路拉萨、林芝、布达拉宫、纳木错这几个地方。看见“朝圣”两个字我就想起了年少时,老师曾经科普过。

作为生活在江浙地区的汉人,回民算是我们接触的最多的了,很难有机会去接触到其他民族人士与民族文化。信仰、坚持、虔诚这些字眼不断的从我的脑海中跳出来。

电影全篇围绕朝圣展开,一群人结伴同行,从芒康一路五体匍匐磕头到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神山

在朝圣的这支队伍里,有坚定的领路人尼玛扎堆和为了实现朝圣梦想的老人杨培,因杀生而充满罪恶感的屠夫、有9岁的孩童、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和丈夫、有家里因盖房导致别人意外身亡和重伤的房屋主人,各自抱着不同目的一起向远方走去。

朝圣之路上,这支队伍遇见风雨雪是常事,也会有天晴的时候,也会遇到其他朝圣的民众,也会遇到车祸。


慢长路途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孕妇临盆有新生儿降生,杨培老人在去冈仁波齐的路上平静离世。

朝圣之路艰辛而漫长,生而为人总会有懒惰想要懈怠的时刻,但信仰已经深刻到他们的生活的各个角落,也充满了他们内心的各个角落,也深刻到他们的骨子里了,所以最终他们坚定的走到了冈仁波齐。

借用《冈仁波齐》里的一段对话:

A:你们到冈仁波齐干什么?

B:我们去磕头。


作为一部纪录片,《冈仁波齐》没有剧本,没有剧情,情节不断重复而单调。在队伍启程后,他们一直不断在做的事情就是匍匐磕头。 

我坐在电影剧场里,抱着一颗平静的心我看完了。灯光亮起时,环顾四周,五六十人的座位,只有不到二十人在看,但是从电影开场到结束这些人都没有离开剧场。

看完电影回家之后,才知道《冈仁波齐》在6月20号上映,我看了一眼手机日历6月20日。



上天从未应许我们什么,我们需要自己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很热,在房中枯坐,我的心思始终不在自己身上。窗外有风,一阵一阵向后弯着柳条,却并不怎么用力。 风有自己的方向,只...
    别山举水阅读 3,145评论 99 132
  • 浴血奋战之后的诺恩,亲眼目睹自己将士倒下,早有预谋的战事在黎明破晓前打响,作为王城的守护者唯有应战一条路可走,正在...
    离别奏阅读 494评论 0 0
  • 大学者文怀沙说过:“女人可以略输文采,但不可稍逊风骚。”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女人,这两方面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有了这两样...
    青梨夜阅读 1,472评论 4 14
  • “我们都会上岸,阳光万里,去哪里都是鲜花开放。” ​​​​
    Sola177阅读 293评论 0 0
  • 门前 一条小道 一半入城一半进山 屋后 一座大山 一半穿云一半扎土 眼前 一片田野 一半葱绿一半金黄 远方 一记牵...
    休休小妮阅读 325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