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拾贝.第206天

                ――此时彼时

      周末两天好不容易闲暇在家,有了和微友、学伴文字交流的心情和余闲。我是容易对文字产生感觉的那种人,再加上对绘画心理一直好奇的原因,便始终保留对心理学伴永红的好奇和佩服、相惜感。

      这两天,透过简书中她的文字书写,看到、想象她一年半在心理绘画路上的成长,与她灵魂同舞徜徉,试图学学她的勇敢、坦诚和坚定,走心、随感,用心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人生之路。

      我也是那么的爱绘画、好奇绘画治疗啊,怎么愣是拿起画笔就是艺术、美感,竟是全然忘了心理绘画的情绪和感受?茫然无措,在门外团团转的困厄感,进不去、进不去,是我太急于进入了,才和画面失联吗?也许、也许……那就不着急,等等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多日不拿画笔,今天找找感觉。于是,一页页翻着画本,从2017年4月15日第一章自画像看起,房、树、人,色彩、线条、涂鸦……我不满足那些说不出所以然的凌乱画面,渐渐地又变回实物、具象、心中美好的画面,也渐渐地,情绪坏时,没有美好,再画不出色彩、线条,怕浪费了纸笔。几个月来,便是渐忘绘画治疗的根本、学习绘画的初衷。忘记的便是真的忘记,感觉上的隔离。一时兴奋下买来的几盒彩笔、几本绘画本闲置,今日醒悟,乱画就乱画吧!强似闲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此时,家里正好配了一套绘画工具,打开来,一页页翻着,翻到最后,竟赫然一幅“我的未来生命线”跳入眼帘,哦,不记得何时画了条未来生命线。半年过去了,据现在去验证,恐怕许多未竟之事,竟真的会如那条线的规划蓝图呈现。止不住一阵唏嘘、叹服:有时不得不惊叹人某一刻的心灵感应。哦,茫然时,不着急,慢下来、停下来看看内心,问问感受,它真的会智慧地告诉你答案。信它――机体感受!

      但是触发我写此文的,还是生命线上我对“父亲去逝”的安排。展开这幅生命线图,唯一下沉的点便是父亲的去逝。虽然线的末端我也安排了我和老公的去逝,但在这条线上,那却不是悲伤,它居线上,仍是希望的黄色。独独父亲的去逝居线下,是扎眼低沉的蓝色调。不知为什么,看到这个点,这个安排,我肚脐心底揪心的沉与痛,全身肌肉有绷紧感,我发现心里有沉重的内疚,似乎犯了一个逆天的错,似乎与不孝有关,似乎我在诅咒。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避免不了,我怎会有如此深切内疚?!

    不由想起25年前,妈妈口吐鲜血,下体便血的那个冬夜。惊惧着替妈妈擦净这些血污,心里涌起颓唐、绝望的感受:妈妈您如此煎熬,不如就此别了人世,离了这苦海吧!之后二天,妈妈当真冰冷着身体,再没睁眼,我虽伴在妈妈身边,却没能给她冰冷、僵硬的身体一丝慰藉与温暖。我现在想来,那时,我年轻、不堪重负的心里,除了惊惧之外,就是在心理上已弃了妈妈。

      呜呼!妈妈是在孤单、寂寞与冰冷中绝望地离了这人世。因为她至爱的女儿已先弃了她,这无疑是心理上的夜雪天。这是我至今挥之不去的愧与痛,今天,面对这份对父亲去世的规划,又触动了我的隐痛旧伤。

    ――沉重!

                2018.1.7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为什么迟迟迈不开这一小步 自四年前那个“学心理”一念的萌动,犹犹豫豫开始蜗行。无知肤浅地看...
    箫音声声阅读 2,999评论 0 2
  • 周末的时间,断断续续的把罗永浩和罗振宇的号称世界上最长的历时近9个小时的专访视频看完。说实话还是有我自己的一些收获...
    空背包阅读 1,352评论 0 3
  • 只为你一个转身凝望的眼神。 我就在原地盼望着你一辈子。 只为你无心的顾盼牵挂的样子。 我就成了你的影子。 幸福为何...
    香扉阅读 2,372评论 1 0
  • 一直以来,我们就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只要每天坚持用洗面奶、香皂等洗脸我们的皮肤就是干净的,殊不知洗面奶只能去除皮肤表...
    洱茶香椽阅读 1,638评论 0 1
  • 文/郑天伦 (一)天庭 众仙女在一起聊天。 仙女1(打着哈欠):好闷啊,浑身不舒服的。仙女2:看来是得了世纪绝症—...
    牛皮社阅读 3,954评论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