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箫一起读本书Day13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1897)

瞻前顾后JJM(我忍不住再次吐槽这个翻译,啥叫瞻前顾后?用承前启后不行吗?哈哈)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为一位浪漫主义时期的伟大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习惯于在过去的音乐传统中寻找灵感,而不是像其他同期作曲家我,更多的放眼未来。

正因如此,他在创新和传统之间,在各种争议和嘲笑之间,艰难地走着自己的路。和他同时代的作曲家都更倾向于无拘无束的浪漫主义,甚至忽视了音乐作品的结构性。

勃拉姆斯更为理性,他的音乐风格也被人称为“有节制的浪漫主义”~~~向标准的古典主义音乐形式里注入了丰富的织体。


图片发自简书App


勃拉姆斯思维缜密,据说他在小时候就发明了只有他自己才懂的记谱法,随时能记下头脑中的旋律。作为一名作曲家,他选择了创作小型的室内乐和歌曲,直到他觉得自己做足了准备,有十足的把握,才开始创作交响乐。勃拉姆斯四十几岁时已经声名显赫,此时他才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部交响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年轻时的勃拉姆斯与罗伯特·舒曼和克拉拉·舒曼相识,此后他们维系了整整一生的密切联系。他们一起批评同时代的作曲家(如瓦格纳,李斯特等…),认为他们的作品无结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后来罗伯特死后,勃拉姆斯和克拉拉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也可以说是一种微妙的情感关系or精神恋爱?(老箫此时很八卦,嘿嘿)

勃拉姆斯稳重、保守的音乐风格引起了大众的共鸣,他的合唱作品《德意志安魂曲》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被人们称为古典音乐历史上的“三B”(老箫一脸懵逼,三B是什么鬼?好吧,估计是牛b厉害的意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