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书践行笔记 ---------情感引导应该这样做

一、为什么是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是建立在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的基础上,尊重孩子,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感受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情并支持孩子,进而给孩子正确的指导的一种教育方式,目标是培养乐观、自信、有同情心、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孩子。不需要打骂、吼叫,当然需要家长足够的耐心和爱。

周围有很多家长经常会因为孩子“不听话”、顽皮甚至是破坏行为而生气,进而打骂孩子。很多老师也感叹孩子难管。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所谓的“熊孩子”。是孩子真的难以管教吗?樊登老师就说自己用了“情感引导”的方法,和儿子嘟嘟相处起来轻松多了,而且效果很好。

二、情感引导的前提-----无条件的爱

每一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有些父母用措了方式。“打是亲骂是爱”、

你对孩子的爱,你和孩子的感情就是情感引导的前提,和孩子的感情越融洽,情感引导的效果也就越好。

孩子最需要的父母的关注和爱,而不是什么玩具或者其他。

三、了解孩子的个性

1.不同阶段孩子的天性是不同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比如二、三岁的孩子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就比较合适;四、五岁的宝宝就需要多沟通、交流。

2.不同的孩子个性不同。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孩子害羞腼腆。活泼好动的孩子比较容易交到朋友,而腼腆的孩子则需要多鼓励,需要父母创造条件,多花心思。

我儿子属于活泼好动型,他经常要求我们和他玩羽毛球、足球、篮球,他还喜欢跑步,反正就是喜欢蹦蹦跳跳的,容易和小朋友打成一片,这样我们就经常陪他开展球类运动,带他去运动场,请小朋友来家里玩,他就非常开心,也很容易接受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根据孩子的个性选择不同的育儿方法。没有哪一种育儿方法是万能的,你只能够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三心”

1.有耐心。打骂式教育,惩罚性教育虽然见效快,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并不知道错哪儿,或者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或许他学会的就是“谁的力量强谁说了算”,在生活中他也会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小朋友。

情感引导需要时间,他可能会再犯,但只要你坚持,一定会越来越好。

2.细心。细心观察孩子的需求,情绪变化。适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帮助及正确的引导。

3.爱心。带上满满的爱,蹲下来和孩子交流,随时给孩子必要的帮助和保护。我相信任何足够用心的父母都能够做到情感引导。甚至很多爱心满满的父母己经做到了。

五、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1.播下种子。就是提前让孩子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以及你对他的要求是什么,事先让孩子知道,这样孩子更有可能合作。

2.观察和判断

观察孩子的行为并了解他的个性。关注孩子什么时候需要帮助,并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3.聆听

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蹲下来和孩子平等的、真诚的交流,像尊重大人一样尊重孩子。《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有一句至理名言:先听后说。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遇到情绪激动的状况时,或者他表现不好的时候,最需要你去接受并回应他的感受。

5.同情

作为情感引导者,应学会换位思考,永远从同情出发,不要贸然轻视和否定正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以及孩子说的话。要重视孩子的反应,并做出必要的回应。

六、我的践行笔记

1.改掉用成人的眼光评判儿子的习惯,随时换位思考,站在儿子的立场想问题,理解并支持儿子,对儿子的情绪表示同情、同情、同情。儿子摔痛了,不许用“宝宝不哭,一会儿就好了”,而要用“宝宝是不是很痛,妈妈帮你吹吹,想哭就哭吧,我惟宝是很坚强的男子汉。”

尊重儿子的感受和想法,给儿子应有的选择权。

2.全身心陪儿子玩

我以前经常一边陪儿子一边玩手机,有时心里挂念着打卡,心不在,儿子得不到很好的回应,觉得没意思就不找我玩了,还会慢疏远我。

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就是陪孩子一起玩,所以要全身心陪儿子玩,这样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更加了解儿子,也大大增进和儿子的感情。

3.多和儿子聊天。和儿子呆在一起就和他说很多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