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者的勇于坚持:放弃对“没有信心”的顾虑

有两个人,一起进入一家公司担任销售员。

一个叫自信者,一个叫自卑者。

工作之初,自然都要碰一些壁,冷脸、挂断、不理不睬、坐冷板凳...两个人都吃了不少闭门羹。

一个月后,两个人一起交流工作体会。

自卑者说:这工作真挺难的,我觉得我做不来。

自信者:这工作确实不容易,不过我觉得我肯定能胜任。

两天之后,自卑者辞职。

自信者则扛住了各种打击挫折,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员,实现了屌丝逆袭。

这是一个典型的宣传“自信大法好”的小故事,结论是自信的人更容易成功,而自卑的人多半会沦为失败者。


1

自信的优势


这个结论是错的。

自信或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而实际能力如何是客观的。

自信者认为自己能,自卑者认为自己不能,可实际上能不能可不是他们说了算。

一个人究竟能不能成功是由他的实际能力决定的,不是由他主观上认为自己能不能决定的。

不能凭借一个人的主观态度来推断他是否可以成功。

面对未知挑战,不管是认为“我肯定不能”还是认为“我肯定能行”都是错误盲目的。

因为没有任何充足证据证明是“不能”还是“能”。

但自信者的确是有优势的:

自我相信可以帮助一个人对抗挫折失败的考验,为他坚持下去提供力量,让他走的更远。

虽然盲目,但自我相信可以带来实际好处,所以人们追捧自信。


2

自卑者的办法


自卑者排斥无知的自我相信(虽然轻言放弃与盲目自信在愚蠢程度上相差无几),但又羡慕自信者的勇往直前。

靠“你要勇敢、自信”这样的说教和麻醉是无济于事的,除了让自卑者更加自责于“自己的胆怯”之外,很难产生实际效果。

自卑者需要的是改变自己看待挫折失败的错误认知。

自卑者总是轻言放弃不是因为他们的抗压能力和毅力弱于自信者(事实上,很多自卑者在这方面拥有很强的能力),是因为他们总是习惯把挫折和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和性格弱点。

社会心理学研究揭示:情境具有巨大的力量,有时它可以压倒个体的一切——先前的价值观、历史、人物、家庭、宗教等因素。(《社会心理学》中文第八版P174 戴维.迈尔斯著)

我们的内心感受很多时候与我们自己无关,是情境带给我们的。

自卑者的错误就在于忽视了事件本身的巨大力量。

认知关于“学习”的一些重要事实,可以帮助自卑者转变思维习惯,避免过早结论,让自己可以走的更远:

(1)任何一项能力,如果没有经过培养,你都不会拥有,也就无法有效应对相应的生活问题。

一位宅男最近刚交了女朋友,但总是惹女朋友生气,最后以分手告终,他据此认为自己就是屌丝命,活该一辈子撸。

实际是因为他总是沉迷游戏动漫,没有发展过自己同异性交往和维系亲密关系的能力,自然会遭遇失败。任何人没有发展这些能力都会出现类似情况。

(2)如果方法不得当,就算付出很多努力,也可能成效甚微。

一名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虽然辛勤刻苦,但总是成绩平平,他据此认为自己愚笨,并产生自卑感。事实上如果他能改进学习方法,一样能取得很大的进步。

(3)任何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不管是取得优异的成绩,还是减肥健身,或者让自己变得勇敢,所有真正值得去做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可以容易做成的。

如果你想用另辟蹊径、重新选择来逃避眼前的困难,你会发现,那些曾经看起来容易的事情,做起来都难。

躲来躲去,最终只会无处可躲。

不经历困难的唯一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

(4)发展一项能力,所有人都要经历很多的挫折和失败,一开始尤甚。

发展能力总是从舒适区向学习区挺进的过程,而每次挺进都必然是一次痛苦,伴随迷茫和恐惧,对任何人来说都如此。

一开始最为艰难,因为当决定发展一项能力时,你已经走出舒适区。

不要妄图刚做就完美,不要妄图刚尝试就能找到正确的方法。试错才是平凡人的成长之道。

有些人看起来努力的很轻松,不是因为他们真的一帆风顺,而是因为他们做好了迎接挫折失败的充分心理准备,所以他们“轻松应对”。


3

信心来自认知 认知来自体验


我们都知道,理性的自信来自对自我能力的准确认知。超越自我能力之上的自信叫自负。

如何认知自我能力?

靠苦思幂想是做不到的。

大脑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但它不是万能的。

体验才是认知能力的法宝。

你不能凭想象去体验初吻的感觉。

生活在小城市的人永远无法想象北京地铁高峰时段的拥堵。

你可以长篇大论的向盲人解读什么叫红色,但他仍如坠云雾。

如果他能恢复视力,只用1秒钟,他就能认识红色。

认知不是闭门造车,如果你不去做,你靠什么来认知一件事情,来认知自己,你又以什么为依据来判断自己能不能做成它?

只有你深切的同一件事情交过手,你才能了解这件事对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你自己能否达到它的标准。

就像一块被蒸汽哈过的玻璃,你要动手去擦,才能消灭迷雾。

即使最终你选择了放弃,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放弃的原因,而不是因为胆怯和挫败而放弃。


4

能力才是关键


让故事中的“自信者”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员的本质条件是什么?

是自信吗?

不是,是他具有了“一名优秀销售员”应当具有的能力。

要拥有优异的销售业绩,需要一个人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对客户心理的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的清晰判断、勤于学习的精神以及一套有效的销售策略等。

这些都是成就一名优秀销售员的必备能力素质,它们与自信心无关,是扎扎实实的业务本领。

如果他不能发展出上述的能力,就算他心坚如铁、韧如水,最终也只能成为一名平庸的销售员。

成就一名优秀程序员,靠的是编程知识和技巧。

成就一名优秀司机,靠的是驾驶本领。

成就一名优秀的职员,靠的是写报告和制作PPT的能力。

这些能力靠自信心可得不到。

只要一个人具有这些能力,他就可以优秀,不管他自信或自卑。

一个自卑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和一个充满自信到没有接触过编程的初中生,谁能顺利完成一项编程任务呢?

自卑者总是顾虑重重,既担心这件事自己做不到,又为没有信心而忧愁。

也许你可以不去关心自己有没有信心,不关心自己究竟能不能做到,只把目光关注在自己想要发展的能力上,持之以恒的走下去,努力学习科学方法,不断走出舒适区,去拼去闯,去坚持。

关于学习的第五点:

方法得当,持续积累,坚持不懈,并不能保证你成就优秀,但任何人都可以凭此取得巨大进步。

这就够了,不是吗?

愿和你在追求理性的路上结伴同行

             半块月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