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往往比较“健忘”?
每一个星期日下午来,都有孩子告诉我有东西没拿,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把东西送过来。我曾经向他们感慨:你们爸爸妈妈的功夫不值钱,他们也不知道累。为什么?他们把你们送到学校,花的是功夫,关键是他们中有人还没回到家呢,就接到你们电话说什么东西忘拿了得送过来。于是你们的家长呼哧呼哧回到家,拿到东西再急匆匆给你送过来。体贴的孩子知道惭愧,给爸爸妈妈说一声谢谢,遇到浑孩子,觉得那是爸爸妈妈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真的是吗?你们这么大了,自己不知道提前准备东西吗?接着是我得得得一番“心灵鸡汤”,结果呢?下一次依然不止一个孩子忘拿东西。
我仔细比较了一下,学习态度端正的孩子忘记拿东西的次数比较少,那些对学习漫不经心的,做事懒懒散散,学习生活习惯不怎么好的孩子,经常忘记。
遇到这样的孩子,家长也苦恼。这些孩子的家长对我说:“这孩子不长一点儿记性,成天丢三落四。说了多少次了就是记不住,你催他也不行。”家长一边抱怨着,一边一刻不带耽误的给送来了。有时不是特别必要的东西,我对有的家长说不给孩子送,让他自己做作难,没人采用我的建议。家长太勤快,这也是助长孩子“健忘”的因素吧?
我一直都有让学生写作业清单的要求。一来能让学生自己记住作业,二来方便家长借助清单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每周五孩子在清单上不仅写清楚各科作业,再写上要做的其他事情。周日下午返校前拿着清单核对一下就齐备了。这个办法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效果不错,可是还有孩子懒得根本不写清单。作业清单不是作业,没有严格要求,所以那几个“困难户”的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上周五,学生们要回家核对学籍信息,周日晚上来得交齐。周五中午安排好作业后,我深知无论我说时间多紧张,都有人忘记带来。于是我就让他们讨论一下如果周日晚上不能按时交怎么办,大家讨论后决定不按时交写一篇1000字作文。讨论通过后,我让他们把这个决定写在作业清单上。今天晚上来,结果是一个请假的没交,一个孩子没带但是在上课前交上了。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的种种心塞。就说五一前收《致家长一封信回执单》,再三强调,结果有人忘记带来,更甚者是回执单都丢了。看来孩子们不是真的“健忘”,是因为责任意识不强,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心上。我只强调方法,没有措施得以实施的保证,执行力不行,所以效果不好。有方法,有执行力,孩子是“长记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