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7(包容性思维)

所谓包容性思维的过程经历了五个步骤:第一有疑难的情境引发思维的冲动;第二确定疑难究竟在什么地方;第三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第四推断每个阶段所含的结果,看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第五进行试验、证实,驳斥或改正这个假设。在实际经验的过程中,有的阶段可以拼合,若干阶段则历程甚短,甚至没有被人察觉。因此,五个步骤并非固定不变的方式,应随各人的情况而定,

网络时代的知识与学习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不得不面对碎片化和信息超载两大挑战。这就不仅需要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还需要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包容性思维是指将一些看似互不关联甚至互相矛盾的思想、观点、理论经过一定的加工改造,使之互相兼容、有机组合、融为一体。通过这种新方法,达到将碎片化知识和信息化零为整、减少大脑存储空间的目的。文章首先介绍了包容性思维产生的背景、内涵和六项基本法则,其次举例说明包容性思维与教育教学、知识创新的关系,对包容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及中庸之道的异同进行了辨析,最后探讨了包容性思维的价值和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