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第一良臣,青天海瑞

海瑞:一根筋,死心眼,法律执行者,平民代言人,百姓的官,君王的官,却不是内阁的官,不是官场的官,张居正不敢用他,只因为他太固执,如果究其表面原因,是因为海瑞和张居正在改革这件事上对着干,往深里去看,张居正节制不了海瑞,海瑞不加党派,有时候还批评一下皇帝,虽然明朝的皇帝大概早就习惯了各种不怕死不怕罢官的言官,可是嘉靖罢了海瑞的官,把他关进了狱中,可以看出,统治者是真的怕这个人。

明代臣子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和宋代不同,因为宋代有个规定,不杀文官,虽然也有例外,可是毕竟太祖皇帝的话放在那里,文官总会有条退路,可是明朝的开国者把丞相,中书省废除后,继承者弄了个内阁出来,而且一向人微言轻的宦官群体也出现了大太监,有时称老祖宗,有时称千岁,还不如留着丞相,历史书中说内阁官员品阶较低,但真正情况下内阁官员都是一品大员,不是文渊阁大学士便是某部尚书某种意义上首辅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所以说首辅可以决定一个官员的前途,因为不管用谁,事情办好就行了,真相有时候没那么重要。

假设一种情况,海瑞官至一品,成为首辅大臣,那么,明朝的官场会如何?恐怕不会如同设想中的那般好。首先是政敌,他谁的蛋糕都敢碰,比如以前徐阶的地产,一个首辅后台是皇帝,大臣是表亲,这样才好干下去。其次是言官,这些人有些是无事找事之流,没毛病也得挑出毛病来,而且不怕死,不怕罢官,至于是不是这样,后世人是这样认为的。

其三是这个人太认死理,拿张居正改革而言,海瑞遵守的洪武年间的办事办法和张居正非常冲突,而且时代变了,那套方法不适合如今这个时代了。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不是海瑞本身的错,看一下这几朝的官场,严嵩做尽恶事,终于被皇帝丢弃了,徐阶取代严嵩,高拱取代徐阶,张居正取代高拱,你方唱罢我登场,终于到了张居正的时代了,如果说张居正是千古第一名臣我肯定不服,因为宋代有王安石,唐代有一大堆名臣,姚崇,房玄龄,狄仁杰都排不进前五。可如果说他是明朝第一名臣是真的没问题,他凭一人之力,使明的繁盛期硬生生延长了几十年,这一点,不服都不行。

有人说海瑞对于家人太过严苛,对自己狠就算了,对家人都这么无情,实在是少了一些东西,一个帝王的眼中,其实他可以允许你瞒着他在经济问题上做一点点小动作,只要别妨碍大事就行,只要没人弹劾你,言官不出来举报你,他一般不会动你的,这是做君主起码要要学会的为君之道,可是海瑞不管这些,他就是懂,也不想理睬,后世人戏称,海瑞到了哪个部门哪个部门就要遭殃,有小动作的,有点事情的,都生活的十分小心,万分忐忑。

海瑞最后官至二品,倒在了南京的任上,南京这套班子,大抵是虚的,内阁用他,多半是因为他的名望,看,张居正不敢用的,我用了,我肯定会做的比他好。

出殡时,南京百姓一路想送,送了一路,哭了一路,海青天没了,天阴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公元1602年,万历三十年2月,某日,清晨,文渊阁大学士沈一贯溜达到单位上班,走到大门口定睛一看,不由倒抽一口冷气...
    李古阅读 1,212评论 0 0
  • 点此打开离骚原文 点此打开离骚注释 第一部分(12) 1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2 岁星在...
    金石明镜阅读 1,363评论 0 3
  • 上搜狗输入法Linux官网地址 下载对应系统版本的安装包 在Ubuntu14.01下可以直接点击下载的文件进入软件...
    贾雨村甄士隐阅读 703评论 0 0
  • 早上依旧晨跑!我按照粘对,想了一句诗: 秋朝骤冷只薄衣,暖手缩身风凛冽。 舍友说:这次总算是成功地入秋了。或许秋分...
    林香砌阅读 269评论 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