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记载的真正日行五百里的大将军,盗贼出身,被招安后仍爱打劫

所谓英雄出草莽,盗贼出身的将军不少,

比如汉朝的英布,三国时的甘宁,隋唐之际的瓦岗寨就是个贼窝。

可被招安了之后,仍然念念不忘老本行,

一边上班一边还利用业余时间去干一票的,也唯有这位隋朝的麦铁杖了。

人家是迫于无奈、落草为寇,他是真的干一行爱一行,到哪里都不忘熟悉业务。

话说麦铁杖,生于南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始兴人(今广东韶关)。

史书上说他: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百顺镇麦村

一:真正的飞毛腿

日行五百里,什么概念?

一个标准的马拉松赛道的长度是42公里左右,

500里折合25公里,就是差不多六个马拉松。

放现在,绝对跟博尔特笑傲男子100米、菲尔普斯称霸男子游泳一般,一骑绝尘。

马拉松赛场上肯定就没什么埃塞俄比亚,肯桑尼亚什么事了。

不过在那年头,也没啥奥运会,不然麦铁杖绝对比刘翔还火,

随便代言个广告,就已身价上亿。

麦铁杖年轻的时候只能聚众为盗,或者说他真的就热爱盗贼这份职业。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没听过,出事的都是老司机?

麦铁杖有次失手,就被当时陈国的广州刺史欧阳頠给抓了。

所谓天生无材必有用,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

凭麦铁杖的罪行,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可全天下这么能跑的人实在是独一份。

欧阳頠实在舍不得浪费人才,就给了他个处罚,把他贬为奴隶,

用现在话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然后让他去给陈国皇帝,陈后主撑伞。

这哪里是处罚?这是欧阳刺史公忠体国、为国惜才呀!

皇帝身边撑伞的能是一般人?以前叫大汉将军、后世叫大内侍卫,现在叫中南海保镖。

除了武艺高强,还必须得祖宗三代政治背景清白,甚至是忠臣之后才行。

在古代,皇帝的贴身侍卫,简直就是中央军校教导团。

随便外放出去一个,至少都是师团级干部。

不然你现在报个公务员考试,考考国务院办公厅机要秘书的岗位试试?

这么个机会岂会就这么给了一个盗贼?

万一哪天贼性大发,惊扰圣驾咋办?

可见欧阳刺史对麦铁杖的看重,

为了推荐他应聘这个公务员岗位,可是担着天大的干系。

二:干一行,爱一行

麦铁杖也没有"辜负"欧阳刺史的信赖。

在担任如此重要岗位、给皇帝撑伞之后,皇帝一下班,他还经常"加班"。

他"加班"干啥?

仍然忘不掉他的老本行,打劫。

史书记载:

每罢朝后,行百余里,夜至南徐州,逾城而入,行光火劫盗。旦还,及时仍又执伞。

我特意查了下,南朝陈国的首都在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南徐州就是在现在的镇江。

直线距离60公里,来回120公里,240里路!

下班之后,连夜跑两个马拉松,到了地头,打劫也是个体力活呀!

第二天早上上班的点,又准时打卡上班,勤勤恳恳给皇帝撑伞。

你就说牛逼不牛逼吧!就算能跑,可不用睡觉的吗?

只能说人家跑几百里地去打个劫,就跟我们吃完饭去散个步一样轻松。


什么事干的多了,就容易出事。

某次他就被人家认出来了,这个站在皇帝身后给皇帝撑伞的人,竟然,

竟然是昨晚打劫我的人?不会是眼花吧?

再三确认,就是他!

地方上还是有不畏强权的官的,立马上奏要缉人归案。

可每天上朝的大臣包括皇帝在内,没人相信!

我这同事我是知道的,每天下班最后一个走,上班第一个到,

你还说他下班之后跑几百里地去打劫你?

拜托,能不能不要这么污蔑干部!

后面好几次告状,终于有个大臣出了个主意:

在一天罢朝时,忽然以白银一百两为酬,

募人到南徐州投递紧急公文,规定必须于第二天黎明时持回文上奏皇帝。

许多人经过计算里程和时间,即便骑马也不能完成任务,因而无人应招。

铁杖不知是计,这活我最能干呀!

欣然愿往,他都不用驿马就按时回来了。

这时皇帝才相信在南徐州打劫的就是麦铁杖。

不过人才难得呀,陈国皇帝也舍不得把这么个特殊人才怎么样,

意思意思、象征性的批评几句,扣点工资就算了。


三:一对三十,全胜!

隋灭陈后,麦铁杖被大将军杨素招揽。

当时江东一带谋反,杨素派麦铁杖渡江刺探军情,结果被叛军抓了。

有三十名士兵押解他回营地发落。

走到庆亭这个地方的时候,押送士兵暂停休息,顺便吃点东西。

也不知道哪个好心鬼,还给麦铁杖松了绑,让他也吃点。

麦铁杖突然夺了一把战刀,杀死所有士兵,并割了他们的鼻子装袋子里回去领赏了。

真是实打实的一对三十!大获全胜!这武力也是没谁了。


随后麦铁杖跟随杨素北征突厥,平定并州汉王杨谅叛乱,

每战先登,那官位就跟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在军队干到柱国的位置。

后面还做过莱州刺史、汝南太守等地方官。

因为不识字,治理地方也就马马虎虎,

不过却有一样政绩特别显著:盗贼屏迹!

谁让人家对这块业务特别精通。

因为这项政绩,麦铁杖最后还被封为右屯卫大将军。

四:死于高句丽之战

大业中,隋炀帝征辽东,

很不幸,麦铁杖请为前锋。

隋军架设浮桥,离对岸还有几米没有架好。

高句丽军趁机杀至,麦铁杖为争取时间,主动跳上岸,

与高句丽军苦战,陷入重重包围中,力战而死。

是役,隋军惨败。

隋炀帝痛哭流涕,从高句丽人手里赎回麦铁杖的遗体,

下诏赠光禄大夫、宿国公,谥曰武烈。

隋炀帝还赠钱巨万,为麦铁杖办丧事,

让宇文述等一百多人都在车前执绳引棺,王公以下的官员送到郊外,

可谓备及哀荣。

五:满门忠烈

麦铁杖之子麦孟才承袭爵位。

麦孟才有仲才、季才两个弟弟,都被拜为正议大夫。

麦孟才后面也因为要给隋炀帝报仇,结果被宇文化及所杀。

麦铁杖还有一个曾孙女嫁给唐朝潘州刺史冯君衡,生有三子一女,

其中三子冯元一,就是唐玄宗身边的高力士。

曾经盗贼出身的"飞毛腿"将军,最后竟满门忠烈!

令人掩卷长叹,可称传奇。

麦铁杖的坟墓,

现在位于广东韶关的南雄市百顺镇大水迳凤形山上,

墓向北,依山而筑,墓坟为半圆形,

用青石条和碎石块垒叠砌成,高1.8米、宽1.9米。

墓碑刻"隋宿国公麦铁杖之墓",中上刻"山清水秀",左刻"民国二十六年重修"等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