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小和尚问师父:“师父,您得道前和得道后有什么不同?” 师父答:“得道前,我每天砍柴、挑水、做饭,得道后,我每天砍柴、挑水、做饭。” 小和尚问:“这么看来得道前和得道后,没有任何区别啊。”
师父说:“不一样!在得道之前,我每天砍柴的时候想着挑水,挑水的时候想着做饭,做饭的时候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我每天砍柴的时候只想着砍柴,挑水的时候只想着挑水,做饭的时候只想着做饭。”
小和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明白了师父的话。 师父对比得道前后的状态,阐释了“正念”的核心,那就是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不被杂念所干扰,用心去感受和体验每一个当下吧。
后来才知道这个故事其实就出自于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这本书教会了我们保持正念,活在此时此刻,用心感受当下的每一件事。
几年前,我非常焦虑,吃饭的时候想着工作,工作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还是想着工作,整个人的状态特别不好,似乎有一个人一直追赶着我。
后来,我发现想做的事太多,不能专心当下,马马虎虎做完了,之后又不放心,心里一直挂念着之前的事,所以试着去精减,只聚焦最重要的几件事,慢慢有了很多的改变。
做当下正确的事情,因为过去的已经不能回头,未来的还不是很明确,后悔或者焦虑都没有用。而做好眼前的事对过去是补充完整,对未来是铺垫准备。越是有事情做,胡思乱想就越少。
需要当下做的事,比如锻炼、读书或者陪伴家人等,立刻开始做,不要说“等有空等有钱等以后”。开始的时候可能需要刻意为之,坚持一段时间后形成习惯,一切就是自然而然了。生活正不是这样一个一个的“当下”构成么,过好这真实的一刻,这一刻,就是生活本身,生命的意义也在这一刻。
注重当下,过真实的生活,绝不意味着时刻紧绷。当然我们不能回避眼前的难题,但是能放松的时候也要放松。总是过于紧张其实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担忧。
记得《道德经》中讲了一句话,少则得,多则惑。简单又深刻。 聚焦最重要的事情,专心做好,做出成果,这是获得正念、活得幸福的一个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