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是教不会的?

学习对于很多人而言,是学不会的。

对于一项技能而言,没有学会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是否能学会?学会后是否有收获?什么时候有收获?收获什么?收获对自己的人生有多大价值?当他知道自己需要用上该项技能的时候,或许已经为时已晚。基于这样的原因,多数人缺乏学习的动机。

同时,即便很多人有了学习动机,学习了很多技能或方法,最后也没有预期收获。

1.理解不了。理解不了,就不会相信,更就不会行动,自然没有任何结果。

为什么理解不了,首先有老师的原因,例如表达方式不对,听不懂自然理解不了;情绪不对或其它例如道德瑕疵,让人觉得讨厌,干脆不学;老师不能以身作则或者自己都一无所获,让人不相信他教的东西会有用。

其实,老师的原因并不是关键,毕竟大多数老师所教授的知识是正确的,有价值的。更为关键的是是在学生自身的原因。

第一条,就是拿老师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例如前面所说的,老师的错误由老师自己承担,绝不是自己学无所获的理由和借口。以老师为借口,这是十分愚蠢的。

第二条,老师教授的东西与自己从来没有体验过,甚至与自己现有经验截然相反。古话说,夏虫不可语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夏天的虫子在冬天到来前就死掉了,它和它的族群从来没有见过甚至听过冰的存在,和它聊冰自然是对牛弹琴。还有,和小孩聊“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的珍贵,他们无法理解。因为他们总是渴望长大,正觉得时间过得太慢太慢。同时,他们有大量的时间是用来玩耍的。这个时候你和他谈时间,这和他实际体验截然不同,他不会理解的。相反,他们更喜欢更能接受: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

2.理解了,但是不行动。任何目标都是行动的结果,绝不是学习的结果。学会了,不行动自然也是一无所获。

为什么不行动呢?一是不相信。对老师讲的半信半疑,觉得即使做到了也不会有什么效果。二是懒惰。懒惰是人最大的天性,人生而懒惰。因为行动需要耗费我们的体力和精力。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早就学会了没事别乱动,消耗体力就要食物来补充。食物可不是想有多少就有多少的。人类可以储存脂肪来生儿育女及对抗灾难,这是人类进化的选择。行动让自己不舒服。如果思想不挣扎,给自己行动的理由,那么人是不会行动的。

3、行动了,但无功而返。半途而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常事。人都喜欢做简单而且快速成功的事情。而一些目标,需要人长时间持续努力才能达成的。前进的路上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在困难面前很多人就退缩了。也有的人开始怀疑了,这和老师说的不一样啊,产生老师是骗子的想法。也有的人开始怀疑这条路是对的吗?有没有更好的更轻松的路径或方法,开始掉头回去重新学习“更好”的方法。

正如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目前的工作,视工作为负担,欲快速完成而后快,和学生潦草完成作业一样。嘴里总是说:这个工作不适合我,我其实喜欢做**。

真的是这样么?我们可以尝试问他三个问题:1.你做这份工作是不是特别没成就感?2.这份工作的收益你是不是不满意?3.你想做的那个**是不是还没开始?这三个问题,他们的回答一般都是“是的”。他们换一个行业或者工作,很快也会进入现在这样的状态。所以我们常看到很多人的简历上,短短数年,工作的经历却十分丰富,但每份工作时间总是短短几个月。

综上,很多人学了很多方法和工作,最终一无所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摩尔: 我们出去了一天,妈妈很累了。可是,为了完成我的作业,妈妈还在坚持着。不仅仅是成就自己,也想给你有一定的影...
    晶莹晶莹阅读 891评论 0 0
  • 记录时间:2017年12月12日 记录地点:湖南长沙 传递记录:夏琼 意想不到,今天接孩子放学回家的公交车上,还有...
    能量蓄水池阅读 2,675评论 0 0
  • 不知道多久以前,曾经的三岁小儿都能倒背如流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可反观...
    大圣书斋阅读 3,61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