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首先它是一种收入方式的转变。
从自己挑水喝,到挖深井、打造自己的自来水管,这是一种从主动收入到别动收入的过渡。当然,这条水管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很弱小,要让它足够大供应充足丰沛的自来水,那么你就必须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去打造。
一、战略
但不管怎样,只要大方向正确,再掌握一点基本简单的技巧,每天给自己的投资深井多挖一锹,每天为自来水管多加宽一点,每天多前进一步,天长日久,总有一天会建成自己财务自由的大运河!
收入方式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家为了养家糊口,很多不愿意做的事也必须要做,哪怕这些事情损害自己的健康和长远发展,甚至有些还会违反法律。这些人有多重身份,是父亲,是儿子,也是丈夫。。。不就是为了多赚一点钱,为了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吗?这种种重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些人从来都是牺牲自我的消费享受,去支付老人的医药费、小孩的学费、全家的开销。。这些人是平凡的,却也是伟大的,这是一种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照顾好家庭孩子,就已经算是最大的向善、无尚的功德,我对此非常的敬佩。
但同时我也非常心疼这些人。只因为我也曾是这里面的一份子,为这种牺牲精神而自我感动。所以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早点开悟,以正确的方式,开始投资,越早越好!
本人便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从早年为了赚钱忙的要死,到现在投资的深井挖好了,自来水管修成了。被动收入已经足够大,不需要再为赚钱而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了。所以每天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每天最烦恼的是时间如何打发。因为时间太多了,所以生活上也越来越追求精致。当然我说的精致不是奢侈生活,奢侈生活一定需要钱,而精致生活需要时间和自由就可以了。
比如我吃早餐,一定要到市场去买新鲜的番薯玉米,回家自己煮,再喝上一杯现榨的新鲜豆浆,豆浆融合了十多种杂粮。在我心里,这就是一天完美生活的正式开启。
这些精致的生活,可能并不需要花费很多钱,而在于生活方式的精神追求上。一个早餐下来,又新鲜又健康,花费却不过两元钱。我的生活消费可能比很多上班族还低,大家上班为了赶时间随便在路边街摊买的吃,不卫生还贵,保证不了健康。
诚然,这种精致的生活追求,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一个上班族哪有时间和精力顾上这些呢?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但投资让收入方式从主动变为被动的改变,你的生活方式也会随之改变。投资会让你慢慢释放出自己的时间,依靠出卖自己的时间和体力来获取收入的比例在渐渐降低。
我有一个习惯保持了好多年:就是每天都在买入!不管钱多钱少,就是每天都会买入。手头紧的时候,10元100元也要买,和钱多钱少没多大关系。这是一种誓要用投资改变命运的信仰!也许这是我投资的强迫症吧。没有办法,这是以前养成的习惯,以前总是想快点财务自由,用尽每一分钱(闲钱)来投资。每过一天,我都感觉到我的那口财务深井又加深了一点点,我的自由水管又加粗了一点点,水流又多了一点点。不因善小而不为,1元、10元都是财务自由的种子,与其将其花在不必要的地方吃吃喝喝,不如将其播种下去,假以时日,必建奇功。
所以虽然现在我已经财务自由了,但这种良好的习惯,将会伴随我一生。当你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珍视每一元钱、、每一块硬币,那么,这每一元的投资都能让你离财务自由的目标更近一步。每天进步一点点,量变就会飞跃到质变,怎么可能不自由。财务自由是迟早的事,关键是你有没有改变命运的决心与勇气,及持之以恒的耐心。
投资永远不可能一夜暴富。
它是以年为单位的人生战略规划。
每十年的坚持会让你的财富会上一个新台阶。。。
当有一天,你的被动收入超过了当下消费支出,你就会深深体会到某一种的自由快感,某种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长久快乐。这种快乐,不是你买了车拿了房,或入手一款时尚名牌包包之类的消费快乐,而是一种持久的成就感。多年的付出,终于有量变到质变的一天,被动收入终于超过了你的全部消费支出。剩下的精力和时间,根据兴趣去选择你喜欢的主动收入工作即可。所以这种幸福快乐感,实质上是对自我人生的一种掌控感——我的命运越来越被我掌控,照着我规划的路线走下去。只要时间足够长,最终你会得到绝大部分你想要的生活。这不仅是一种财务上的自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投资带来的幸福烦恼是——太闲,自由时间很多。所以我就依靠兴趣而工作,这个工作同样会产生收入。但这是我快乐的收入,为之努力也不觉得累,反正越干越精神,越干越享受。也因为是享受,所以我工作上的技能技术在不断地精进,也反过来不断提升我的主动收入。这样,虽然我不为钱而工作,但我的主动收入却越来越高。另外,主动收入可以足够应付我们的日常开销,所以完全不需要短期卖股票出基金来维生。
手有余粮心中不慌。用投资带来的收益继续进行投资——购买股票、基金或其他,这样我在被动收入与主动收入上都形成了良性循环→投资收益再投资,技能长进加工资。这种状态很舒服,也很爽。
二、战术
一般来说,想要生活得成功,需要两种能力。一种是具体的技能,另一种是在现今商业社会将这种技能财富变现的能力。而投资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是具体的技能与变现合二为一的,是技能与变现的交叉重叠,所以一开始选投资职业的人,意味着会比别人少付出很多的努力,在成功的路上事半功倍。
选择大于努力,一点不例外。
我这辈子最幸运的是,在二十岁就明白了很多事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 该放弃什么,将我有限的精力极致专注在某一个很小的点上。然后余下八十年专心执行二十岁所制定的路线,每天进步一点点,耐心等待的时间足够长,我便能得到想要的事,包括家庭幸福、身体健康,投资成就等。
我获得让绝大多数人羡慕甚至嫉妒的成绩,并不是我多聪明,相反我的绝对智商却只处于中下水平。如果能称之为聪明的话,那也是我个人习惯的无心之举做法——将我有限的智商与精力极致专注在一个极小的领域!
世界上有很多行业,我只专注于投资;
→投资有很多品种,我只专注于股票;
→股票有上万种,我只专注于代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十来个。
投资方法也有千万种,而我永远只1。只用一招,别无二式。就是这样,不断地做减法,不断地专注。
一般人是每天都有新鲜事,我是一辈子重复做一件事,怎么可能不成功?怎么可能不成为投资家?在一个小的领域,压力作用在足够小的面积上,便能切金断玉。人生需要有取舍,但我在别的领域就是一个白痴。足够幸运的是,毕生在一个足够小的领域做到极致,已经足够成就其一生传奇。而在投资领域专注聚焦做一生,在事业上已经足够能积累巨额的财富与金钱,已经足够能让穷二代变成富一代。
投资要做得好,就要回归到简单的本源。所以我的想法很简单,与其自己费九牛二虎之力创造一个好生意,不如发现并买入一笔好投资。反正本质是一样的:拥有一笔好生意 / 好投资为我赚取钞票。自己创造好生意,成功的概率大概万分之一;但发现一笔好的投资,成功率却能达到90%——所以直接挑选那些未来发展的行业龙头就好了。我没有能力创造,但我有能力发现,这是出生于这个时代的幸运。
做生意,时刻要变,不变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即使你有变,最终还是会被时代所淘汰。有时候你什么都没有做错,只是错在太老而已,没有新时代的基因。
但做投资,真谛却是变化中的万事不变。无论现在时兴的是苹果还是华为,无论全社会兴起吃老干妈还是鱼子酱,总是有那么一批能赚大钱的公司,总是有那么1%的少数行业领导者来引领时代与发展。
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的投资观念永恒不变:永恒投资于那1%的优等生——那些人类精英中的精英,暴利中的暴利,时代的印钞机!
买入并持有顶层1%的精英企业,就是投资中最简单而最有效的方法。
本质上,投资应该永远持有这些精英企业,不做任何波段,指数化投资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长期的指数投资,收益将达到10%左右。在此基础上,我进化了一点点。因为指数,其实也是有一个个具体股票组成的,所以指数投资的一个缺点是,你将被动地投资一堆比较平庸的公司。
所以我的进化是,在指数化投资的基础上,去除指数中比较平庸的公司,只投资于最优秀的公司。指数其实已经足够优秀,但我要优中选优。比如:
指数中的保险公司有好几个,但我只投资最优秀中国平安;
指数中银行股有一大堆,我只投资最优秀的招商银行;
指数中地产股也有很多,同样我只投资最好的万科;
指数中消费股也一大把,我只投资茅台、伊利。
同样指数中还有一堆重资产的企业,我也都一一去除了。。
最终只剩下几家优秀的行业龙头,买入长期持有。这,就是我进化版的指数投资。
这样做减法下来,我的进化版“超级指数”,大概不会超过20个股票。我将永恒持有这些股票。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我的永恒持有不是永远不变地持有某一个具体的股票,我永恒持有的是始终代表经济最高层的1%优秀龙头,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动态的是,我的持股名单永远跟着时代变化而阶段优化。如:以前我的名单中有苏宁,有国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已经从我的名单中去除。
静态的是,我永远只投资于未来符合人类时代发展的精英企业。这是我万世不变的法则。如:随着时代的到来,阿里,腾讯,字节跳动,这些代表未来的高科技公司也进入到我的候选观察名单中。所以,这是一种变化的静态投资哲学。
通过这种简单的进化,长期投资收益将从原来的10%提高到15%,这是个了不起的进化,却又是那么的简单(过滤下平庸的公司就可以了)。
所以总结下来,长期投资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投资指数,赚市场平均增长的钱,长期下来收益率大约10%;
第二阶段:指数的进化版,优中选优,好行业好公司,长期下来收益率15%~20%;投资来到这里,我觉得已经可以了,剩下的就是坚持而已。所以我说投资很简单。任何说投资很复杂得人,都是贪婪之人。
第三阶段:就是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低估买入,高估卖出,赚人性的钱。按经验看,一般每3~5年便会出现收益翻倍的大波动,收益率可以达到年化30%,有的甚至能达到50%。而一个正常的公司成长收益率才不过15%左右,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性的魔力。就因为人性的波动,动不动就是翻倍的收益,30%、50%。
原则上,我的投资战略,就是永恒持有这些优秀投资组合,不做任何波段,耐心等待即可。巴菲特说过:【有些事情总需要些时间,不是你急就能实现的;就像孕妇生孩子要怀满十月,两三个月、五六个月都不行】。
所以,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复利的增长!
→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市场的周期机会!
耐心等待的人,常常能等到市场的很多买入良机:金融危机买阿里,三聚氰胺买蒙牛,地产调控买保利,银行坏账买民生,利率下降买平安。然后等待危机过去,股价收复上涨,我便功成身退,再次进入耐心的潜伏期。
我的出发点很简单,长期持有优秀公司组合,获取优秀公司的平均成长收益率就满足了。低估的时候轻轻的买入,高估的时候安静的离开,从没想过要押注在某几只股票上能短期爆发。
然而市场对面的千万交易者,他们却很贪婪,幻想超越市场实现一夜暴富,频繁的买入、卖出,最终是人性的贪婪让他们自己打败了自己,不断地折腾让他们自己把自己累死。我这个一动不动的人,反而成为了幸存者,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我对投资的领悟,已经超越脱离了对行业与公司的基本研究——这些研究其实也很简单,简单关注一下就行了。买万科还是买保利?买美的还是买格力?买茅台还是买五粮液?我根本不在乎。花了一大堆精力去研究,也许收益率能提升两三个点左右吧,甚至有时自己迷失在自以为是的研究当中。。与其花费很大的精力将行业企业研究到极致(这研究有时还不一定就是正确的,甚至会出现越研究越错,毕竟投资者和庄家信息不对称),不如保持人性的简单纯粹,赚人性的钱,一不小心就是数以倍计。而这根本不花费我任何的精力,也不会犯错。
这样下来,我便能进可攻、退可守。
进可攻:静待市场犯错,大概每两三年便有一次翻倍的暴利机会。用我纯粹极致的简单,去碰撞市场上复杂贪婪的人性,不战即胜;
退可守:守着优秀公司的投资组合,每年10%~15%的收益率,已经非常满足了。这让我首先立于不败之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