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重庆人和他的小龙虾(未完)

(一)

那个世纪之交的炎热夏天,长沙的口味虾还没随着综艺节目火遍大江南北,北京的簋街还没变成麻小一条街,重庆人在湘西的小小边城里开了个小小的摊子。卖龙虾,准确地说,是爆炒虾尾。

说是摊子,实际只是煤气炉上架个油锅,简易的案板上放些调料瓶,红色大塑料桶里装满了冰块和虾尾。重庆人的家什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跟旁边卖臭豆腐、猪血粑粑、酸萝卜的摊子差不多简陋。重庆人的长相更普通,矮而结实。可一旦他架上锅,开始爆炒虾尾了,这个角落里的小摊子顿时成了菜市场的中心。

重庆人爆炒虾尾舍得放油。一口大锅倒进去一半的油,烧热,下进一盆从冰块里捞出来的虾尾。“刷”地一声脆响,空气中溅出几点油星,眼巴巴围观的小学生想跑又舍不得跑远。因为这个重庆人会颠勺,那么大一口锅,重庆人一只手就能颠起来!红通通的虾尾齐刷刷跃入半空,又稳稳地落进锅里,有时候烧得正旺的火还会窜进锅里打个滚。

虾尾卷起来了,空气中弥漫着油脂的香味。重庆人从手边大碗里随意地抓些姜片、蒜末、辣椒、花椒、八角、桂皮,统统丢进锅里,翻炒几下,香味就出来了,围在摊子前面的人群里,就多了些来买菜的婆婆客。

重庆人抓起手边的瓶瓶罐罐,下进酱油、蚝油、鸡精,再倒半碗骨头汤。虾尾就在那红通通的汤里咕嘟咕嘟地浮浮沉沉。这个时候,重庆人就要准备收钱了。

重庆人拿出个纸碗,装上满满一碗虾尾,他也不数多少个,反正装满。跟着妈妈来的小孩此时已经被香味迷昏头了,忙不迭地去接碗,重庆人似乎没看到那双热切的小手,他还要再撒上一把香葱碎,浓郁的香气里就多了一丝清爽,再把小碗放进塑料袋,让小孩拿好。

付钱的妈妈头脑很清楚,一份虾尾20块,至少能有二十七八个虾尾。夜市上的小龙虾已经一块钱一个了,肉没有多少,脑袋大得不像话,有时候还会吃到空壳。妈妈看一眼身后已排成长队的婆婆客,不忘添一句:“老板,再来点汤,明天早上下粉吃”。

(二)

六月,是边城的雨季。可惜总是在午后有一场太阳雨,除了让泥巴路更难走以外,气温并没有下降多少。顶着大太阳下班的主妇们,挤下公交车已经是一身臭汗,还要再钻进闷热的厨房,为一家老小做晚饭,不亚于经历酷刑。想逃离这一酷刑的主妇往往冲进菜市场买些熟食,泡菜、熏鸡、卤鸭、卤牛肉、卤豆腐,还有重庆人的爆炒虾尾,随便挑几样,回家再凉拌个黄瓜就可以下饭了。

每天下午四点半,重庆人准时推着他的一车家什出现在菜市场的角落里。架锅、烧油、爆炒,一锅锅小龙虾盛进碗里,被大人小孩的手端走。重庆人的生意很好,每天摊子前都排着长长的队,直到夜幕降临。

晚上八点,白天的暑气渐渐消散,路边支起了花花绿绿的塑料大棚,棚子里有廉价的粉红色塑料桌椅,点上十五瓦的白炽灯泡,边城的夜市又开张了。夜市卖的也无非是烧烤、嗦螺、小龙虾,但却是个不属于重庆人的世界。

他没有大棚,没有桌椅,只能把炒好的虾尾装在纸碗里递给人家。有人端着碗虾尾坐进塑料大棚,老板没说什么。第二天,重庆人却发现自己放在外头的煤气灶和锅都被人给砸了。

重庆人重新置办了煤气灶和锅,他似乎懂了点这里的规矩。于是大棚里十五瓦的灯一亮,他炒完最后一锅虾尾,便早早收了摊。

收摊的重庆人不想回到那个闷热的地下室,蹲在塑料大棚对面的马路上闷闷地抽着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夏天到了,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了!过去说“有井水处,可歌柳词”,如今是有人烟处,必烹龙虾。如果中国人的宵夜有图腾,...
    厨影美食阅读 6,001评论 0 3
  • 美味与情爱有着完美的关系,如果没有他或者她,你还能一个人孤独的品尝美食并乐在其中吗? 老板经营着一间叫做“孤独美食...
    葵七i阅读 3,287评论 0 0
  • 当下生活,选择大爆炸。小到餐厅点菜、手机资费套餐,大到保险理财、买车买房,无时无刻我们不处在做选择题打钩打叉的情境...
    宝藏story阅读 2,394评论 0 1
  • 很多年前,我一直都在做一个梦,梦中,有个男人用很忧伤的声音跟我说着些什么,我听不到,也看不清。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是...
    丛铭阅读 3,449评论 17 14
  • Before I came to CE,I felt a little bit nervous.It has...
    meanyo阅读 1,5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