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娃,能不够。”是我开简书时,给自己的自我介绍。
在陕西方言中,说一个人是“能不够”,往往是含有戏虐成分的,但多少也有点“能干、能行、爱折腾”的意思。我常被周围朋友这样说,因此,姑且理解“能不够”为后者的意思(捂脸)。
“能不够”的“事迹”有很多,今天,我打算从一项新的生存技能挑战开始说起。
学游泳。
我是一个旱鸭子,家族里也没有几个人真正会水的。每次去有温泉池、游泳池的地方,我都只能带着游泳圈扑腾两下或站在浅水区走走,羡慕得看周围那些会游泳的人,灵活自如的在水中游来游去,像一条条大鱼儿。直到今年暑期,在儿童游泳池里,女儿对我说,“妈妈,你不会游泳吗?你都跑过马拉松了还不会游泳吗?!”我哑口,姑娘,这两者之间完全不同,好吗?后来杵那一想,咦?这句话除了无意间暴露了我这个“能不够”的事迹外,难道不可以是一句邀约和誓言吗?!
必须的!我开始着手计划学游泳了。
清单先行:
1.买装备。游泳衣、游泳帽、游泳镜,买最好的、最专业的!虽然看看账单有些肉疼,但这是“把钻石扔过栅栏”的第一步。
2.看科普帖。先去各大游泳论坛搜集蛙泳知识帖,如何换气?如何展臂?如何更有效的蹬腿压水?我甚至爬在床上开始了动作的习练,女儿在一边笑话我,说像乌龟爬。
3.找教练。我先百度出居家周围的游泳馆,记下联系电话,然后一一咨询,教练、课时费,最关心的问题是“多长时间能学会?”,没人给出明确答案。也许正应了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应”,我的一个瑜伽学员知道我学游泳的念头后,告诉我说她的女儿就是科班的游泳教练!并且这个暑假有时间可以教我!直到后来见到她,哇,还是个大美女!
4.找伙伴。我这个旱鸭子,之所以到现在一直没学会游泳,还是怕水、胆小,因此,我觉得必须给自己找个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一方面给自己壮胆,一方相互督促。于是朋友圈里悄悄一呼应,果然就有回应。又一个小姑娘要学。
上课前,我问美女教练,几节课能学会?她回答,“儿童学的快,一般要5节课;大人有些胆小的,最多10节课也能学会。”我毫不犹豫说:“5节课,就5节课啦!”
……
第一天上课,岸边,伸胳膊弹腿,热身,练习蛙泳手臂动作。我一边练一边心中暗暗自信,嗯,没错,和我在家练的“乌龟爬”差不多。大美女教练突然喊停,然后就让我们下水练呼吸!下!水!练!
“这就要下水了?”我怯怯的问。“是啊,游泳还是要在水里学啊!”由不得我们多问,美女教练就把我们带下了水,还是水深2米的深水区!
我俩双手扒住泳池岸,像螃蟹一样,在水中慢慢横向挪动,一字排开。开始按照教练说的呼吸要领,练习换气。还别说,在水里呆久了,刚刚跳下水的恐惧感,渐渐散去了一些。
我开始有意识的观察身体在水中的浮力,手臂肩膀肌肉也渐渐松弛了一些。身边的小姑娘比我胆大,已经开始学习浮水了。榜样的力量不可忽视,下课前,我终于也学会了水里漂浮。
第二节课,学习漂浮离岸。胆怯,不敢离岸。试了很多次,都不敢松开抓岸沿儿的手。后来,美女教练趁我自己练漂浮时,把我轻轻推离了岸边!终于过关。有时候,被人轻轻推一下,还真是很重要啊!
刚刚结束第三天的学习,手脚配合。我已经可以游半场啦。大美女教练说,“有运动基础的人,一旦克服了胆怯心理,动作就会很协调,学的也会很快。你就是例子!”(乐一个)
虽然还有第四天、第五天的任务,但我知道,一项新的生存技能即将傍身啦。
“能不够”之总结:设定目标,分解目标,打通心理关,坚持、行动,一项任务的完成也许没你之前想象的那么难。